熟悉长寿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元末明初明玉珍大夏天统元年(公元1363年)设置长寿县之前,咱们所在的这个地域叫乐温县。
乐温县存续的历史,长达664年,比长寿县的时间还要长。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改元武德。武德二年,对全国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巴县地域分出一部分,设置乐温县。宋代沿用此名。元初至正二十年(公元1283年)撤销乐温县,改置涪陵巡检司。
撤销后的乐温县,不设县治,但当地人还是习惯以乐温人为荣。
乐温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唐朝中叶有一部官方地理书叫《元和郡县志》,书中讲乐温县的起名是“因山为名”,这座作为乐温县起名依据的山叫乐温山。乐温山的来历,据后代史书记载,是因为“地气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 由此看来,乐温山的出现,要早于乐温县的历史,而不是先有乐温县,后有乐温山。
那么,这座曾经作为长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乐温县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乐温古城,现在位于何处呢?
有大量的依据证明,乐温古城位于原长寿县乐温乡仁和场灌滩寺(今长寿区龙河镇范围)。所有版本的《长寿县志》,都众口一词如是说,可谓证据凿凿。“其城隍祠旧有宋高宗藉田诏年手诏碑,对岸紫云崖(学宫)有宋绍兴年碑,字皆漫漶不可识”。未刊《长寿乡土志》称:“其地溪涧环流,颇饶水利。山川萦绕,水旱无虞,由唐迄元,治城俱在此。”
1956年10月,因修建狮子滩电站构筑拦河大坝而形成长寿湖,乐温古城遗址从此淹没于湖底。
乐温古城,是长寿人魂牵梦萦的乐土,但却成了长寿人挥之不去的遗憾而久久牵挂着。一位诗人在《乐温古城》一诗中抒发出这样一种特有的情绪:
泱泱碧水卧名城,青史大唐古乐温。闻说地灵滋寿考,翠峰云影最相亲。
至今,作为乐温古城的灌滩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由于没有任何影像资料,一般人已经不得而知,我们只能根据零星的历史记载和实地考察,去感受它的古风古韵。
乐温古城,位于高丘夹峙的龙溪河北岸河谷地带,山青水秀,草木繁盛,鳞次栉比房屋依山临水而建,狭窄的街道上店铺林立,行人车马络绎其间。
从元朝开始,乐温县城作为一个行政中心虽然废弃不用,但作为商贸聚集地的功能却得以长久延续,从而演化成后来在长寿颇有名气的仁和场。
灌滩寺是乐温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溪边古寺,花木掩映,香客云集,梵音缭绕,给乐温古城添了一番韵致。
根据旧城废弃而建立寺庙的传统,灌滩寺应该是在乐温县城废弃后建立起来的。清代有一位名叫钟文鼎的诗人,曾经游历过乐温古城,并写下了《灌滩寺》一诗:
闲云潭影暮秋祖,渔舍炊烟画不如。最爱半江红蓼岸,斜阳风定钓鲈鱼。
白云在天,悠闲自得,溪水清清,倒影自碧。渔舍星罗棋布,炊烟绕屋而出。红蓼花开,争奇斗艳,弥漫于溪水两岸。夕阳西下,晚风轻拂,钓竿静垂,鲈鱼自来。此时的乐温古城,已经不复当年的喧嚣,仿佛是一方远离尘世、静处深山的净地。
虽然,灌滩寺作为乐温古城的所在地,是人所共知的史实,但是,灌滩寺却并非唯一的乐温古城所在地。位于灌滩寺的乐温古城,是存续时间最长的乐温古城,但却不是最早的乐温古城。
那么,最早的乐温古城在哪里呢?新近发现的史实证明,最早的乐温古城就是位于狮子滩安顺寨脚下的泥城坝,目前也淹没于长寿湖的浩浩湖水之中。
泥城坝的准确位置,在安顺寨东门以北约500米处一个名叫大水井的地方。此地正好处于几个小型山脉、沟壑的纠结处,仿佛众山之下,众沟之交,形成一个不小的关隘。
长寿湖成库前,泥城坝是一冲良田,有小河沟流出。长寿湖建成后,此地成为一个数十亩的水凼,四面环山,有一条狭窄水道与长寿湖安顺寨水域相通。
据1997年《长寿县志·文物古迹》记载,泥城坝曾经发现城门、插旗孔、灶台、水井、砖瓦、墓砖、柱梁基石(打磨精光)、木柱及其它古建筑材料等废城遗物。
据当地老人介绍,祖辈相传,泥城坝是座古城,其时间比位于灌滩寺的乐温古城要早,后因此地发生陷塌,遂废弃。值得注意的是,泥城坝的名字,有城陷于泥,形成土坝之意,似乎揭示了泥城坝废弃不用的原因。
泥城坝自古是长寿通往垫江方向的官道必经之地。
泥城坝附近有大田名叫官田冲,由于是专供官家之用,是上等水田,天干之年,依然收成很好。
废城、官道、官田和大量出土实物,共同构成了这里曾经是古县城遗址的证据。那么,这座县城遗址是最早的乐温古城吗?
康熙53年《长寿县志·古迹门》据《乐温志》载:
废乐温县,治东四十里乐温山下,唐武德二年置,元省入涪州,置巡检司于此。
《乐温志》是乐温时代的长寿古志,史实可信程度远较其它记载为高。这则史料说明,废弃的乐温县城,在今天城区以东四十里的乐温山下,元初在此设置过巡检司。
乐温山在哪里呢?《元和郡县志》有这样一则佚文:
乐温山,在乐温县南三十里,县因山为名。
说明乐温山是在灌滩寺乐温古城之南三十里处。目前更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乐温山又名长寿山,就是现在的安顺寨及其附近山峦。从泥城坝大量出土的文物和民间传说看,泥城坝就是最早的乐温县城。
原来,唐初设置乐温县时,县城并不在人们久已熟知的仁和场灌滩寺,而是在今天狮子滩安顺寨脚下的泥城坝。后来因为泥城坝地陷的缘故,才迁移到了仁和场灌滩寺。
乐温古城从泥城坝迁往灌滩寺的时间,至少应该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之前。因为,《元和郡县志》已经有“乐温山,在乐温县南三十里”之说。
位于灌滩寺的乐温古城,经历唐宋,直到元初废止。元末明初明玉珍设置长寿县,灌滩寺又作为长寿县的县城。经过120年后,到明朝成化十九年(1483年),长寿县城才迁到今天长寿城区的河街。
由此可知,位于狮子滩安顺寨脚下的泥城坝,是最早的乐温古城。位于灌滩寺的乐温古城,是存续时间最长的乐温古城,也是最早的长寿县城。
201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