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赐寿岛

天赐寿岛

天赐寿岛

重庆湖泊景区风光之美,首推长寿湖。长寿湖的灵山胜水,集中体现于天赐寿岛。

从湖面上看,整个长寿湖上,大湖隐小湖,一湾遮众湾,高峰挽低峰,群岛抱主岛岸依水奇,形娇百态,岛因湖秀,韵媚千姿

长寿湖的这些特点,与其他湖泊没有什么两样。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奇迹出现了。

前几年,当重庆卫视对长寿湖进行航拍时,摄影记者突然发现,在长寿湖核心景区的团山堡一带,由八个湖叉围合而成的9个岛屿镶缀而成一个巨大的繁体魏碑寿镶嵌在一碧万顷的湖水之中

空中俯瞰,这个巨大的“寿”字笔划简约明快,结构疏密相宜,气韵生动,意象浑穆,鬼斧神工,隐然天造,故名天赐寿岛。

据科学测量,天赐寿岛由南北长1299米,东西宽699米,占地面积499亩。周围是一片片茂密的夏橙、血橙和沙田柚树,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每当枯水时节,水位下降现出消落带时,寿字恰似一条金色腰带萦绕的巨轮,漂浮在浩瀚的湖面。

当代一位诗人,曾经对天赐寿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水吐奇光气若蒸,山争秀色果成林。

常惊波影流巴字,更喜岛群幻寿文。

固然,天赐寿岛的发现是偶然的,但是,它的存在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许是大自然的厚爱,在长寿的历史上,早已不乏有关山形如寿字的记载。

晚清重臣陶澍(公元1778——1839曾经对长寿这个地方山形如寿字的奇观大加称道。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出身于湖南的晚清名臣陶澍任川东兵备道(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川东军分区司令),他在考察长寿时写下了“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的诗句,是对长寿山水的绝佳描写。水势回环,流动出鲜活的巴字(小篆巴字形如蛇身之弯曲);山脉绵延,变幻出如寿型的图案。“山长幻寿文”,足以说明长寿湖“天赐寿岛”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造化所赐,由来已久。

从陶澎的诗句可以看出,长寿出现天赐寿岛这样的奇观,一点都不奇怪。从某种意义上讲,天赐寿岛的出现,乃是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之奇妙组合,背后隐藏着悠久的长寿文化传统和深厚的长寿文化底蕴。

与天赐寿岛巧合的是,作为长寿起名依据的古长寿山,就在天赐寿岛所在地团山堡附近。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长寿之所以叫长寿,是因为境内曾经有一座“居其下者,人多寿考”的长寿山。通过历史记载与实地考察两相对照,长寿湖形成之前的安顺寨及其附近山峦,就是当年的古长寿山,也就是长寿起名为长寿的依据所在。从地图上可以发现,天赐寿岛所在的团山堡,与古长寿山安顺寨,不过数里之遥,在长寿湖形成之前,完全属于一个相同的山峦地带。

据专家考证,战国中后期,长寿曾经中国长寿文化的中心地带,并在中国原始长寿文化衍为人本长寿文化、科学长寿文化、宗教长寿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脱胎分流的特殊作用。特别是战国末期,产生了巴寡妇清这样“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备受千古一帝秦始皇礼遇的杰出养生大师,更奠定了长寿在中国寿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天赐寿岛,的确堪称天下一绝。既有形似,又兼神合。既是奇观,又含底蕴。既为天赐,又有人造。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就是“天赐寿岛”特殊而丰富的内涵。

 

2011年5月10日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