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里程碑意义

甲骨文的里程碑意义

甲骨文,一个让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人们为占卜记事而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是为甲骨文。殷亡,殷都沦为废墟,甲骨文也随之埋入地下。由于文献乏载,此后甲骨文杳无音讯,仿佛根本就不曾出现过。

然而,3000多年后,公元18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奇迹出现,中外震惊。一百多年来,甲骨文受到学术界的格外重视,研治者众,号为显学,名家辈出,硕果甚丰。人们不禁要问:甲骨文为什么如此地位显赫?

纵目遥望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行程,甲骨文无疑是一座雄奇傲岸的里程碑,高高地耸立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中,放射出奇光异彩,成为一种古老、智慧、神奇、厚重的中国符号。

甲骨文,对于中国文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甲骨文是中华文明曙光的见证物。从世界文明演进的历程看,人类的童年往往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符号记事相伴。当生产力发展到需要记事方法革命时,文字就应运而生。甲骨文的出现,不仅说明殷商文明的发达程度,更重要的是,说明殷商之前中国早期文明已经处于相当发达的程度。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甲骨文曾经发挥了联结、凝聚、催化作用。华夏民族由夏、商、周融合而成。民族的形成,相同的文字是文化基础和心理纽带。从周原发现甲骨文的事实看,甲骨文是商人和周人共同的文字。一种成熟的文字必然经历很长的衍生期,从与夏朝同期的文化遗存中发现的文字符号看,夏朝应有类似甲骨文的原始文字。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甲骨文则由篆而隶,形成今天的汉字,从此以后,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纽带。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大繁荣,影响后代既深且远,某种意义上是甲骨文引爆的。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基础框架,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的重要来源;以诗经、楚辞、诸子散文为代表的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殷商的甲骨文,已具备了“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等造字用字方法,加快了汉字数量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记录、传承,推进了文明的进步。从世界文明古国的共性看,文字一旦出现,往往紧接着出现思想文化的大繁荣。如果没有甲骨文这种成熟文字的出现,春秋战国的文化盛世是难以想象的。

甲骨文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风采,为中华民族赢得了殊荣。标志世界文明起源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巴比伦楔形文字、印度梵文、美洲玛雅文等早已失传。甲骨文不仅创新发展,传承至今,并对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文字产生重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既表义,又表音,表情达意功能更全更强。特别由于汉字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表达思想不仅高速高效,而且节能降耗——相同内容往往比拼音文字节省书写材料。 这不能不说是甲骨文的独特贡献。

至于甲骨文对于中国史前文明、汉语汉字源流等学术研究层面的意义,则更是显而易见的。商朝的社会状况,以前知之甚少,因为甲骨文而变得清晰可见。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公元前841年,甲骨文则把这一记载至少提早500年以上。甲骨文的出现,还对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原始资料,既可纠正错讹,又能探知新义,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深邃的学术空间。

甲骨文,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2008年4月20日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