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促扶贫是世界难题、千年挑战。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工作提到关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来认识。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直接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加快补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块“短板”,旅游扶贫被寄予厚望。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浙江舟山、贵州遵义、吉林延边等地调研时,多次对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做出重要指示。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5月19日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时曾指出,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要着力推进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扶贫攻坚有机结合,加大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扶持力度,让他们分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将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直接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加快补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块“短板”,旅游扶贫被寄予厚望。旅游业正在成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专门对此提出,“要认真落实旅游扶贫工作要求,与扶贫部门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个扶贫重点村、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任务。”
旅游扶贫:开启扶贫新模式
长期以来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基本上是被轻视的,许多人对旅游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游山玩水”的层面,并未将旅游与扶贫联系起来。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许许多多昔日偏僻的贫困乡村,随着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迅速成长为新兴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旅游扶贫优势由此不断凸显。
旅游扶贫,是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基础的扶贫活动,就是把扶贫开发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着力拓宽贫困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贫困地区农民持续稳定脱贫致富。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中国现有的千余个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中,60%以上在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的贫困村。
在湖北恩施,旅游扶贫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已经在逐步显现。每年直接承载10万农民就业创业,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带动全州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
在贵州、重庆、甘肃等地,旅游扶贫同样带来实惠。
自2011年起,重庆在当地18个扶贫重点区县200余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发展了近一万户农户开展乡村旅游接待;至2014年,共接待游客680余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6.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与此同时,农村优势资源的开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也得到推动。
甘肃省初步形成了红色带动型、景区辐射型、通道景观型、城郊休闲型、农业观光型等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目前,全省建成旅游示范村42个,旅游专业村447个,农家乐9115户,带动农民就业9.45万人,乡村旅游消费年收入达46.5亿元。
据国家旅游局调研,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约有1/3的村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和条件;我国现有的1392个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中,6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的贫困村。
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旅游扶贫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渠道。
旅游扶贫: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和“试金石”
表面上看是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但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兴旺”的特点,发展旅游业,可以使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要素转化成对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整体拉动,带动一个片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活跃。大量游客的进入,必定直接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使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产业得到繁荣和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旅游扶贫工作,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到2020年,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使约1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7月14日,国家旅游局启动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动员有条件的旅游规划资质单位对560个有条件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8月底,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网”正式上线。10月17日,国家旅游局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全国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动员培训会,对全国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进行全面的动员、培训和部署。
自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27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报名参与本次公益行动,已结对旅游扶贫试点村240个。
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都正把旅游扶贫当作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助推剂和“试金石”。
山东省是最早实施旅游扶贫计划的省份之一。十二五期间,全省先后引导180多个村和30多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2015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20亿元建设85个相对高端的乡村旅游点对外营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淄博中郝峪村、沂南竹泉村等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61个村入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以旅游来带动扶贫机制创新在各地有了成熟的时机和实践的基础,不少村民真正体会到了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实惠。河北省将乡村旅游作为扶贫攻坚、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取得显著成效。来自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30多个乡镇、1650多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49个,省级示范点87个,大批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成为“乡村旅游创客”,带动农民直接就业22.7万人,从业农民人均增收9010元。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做好旅游扶贫规划是实施旅游扶贫的基本保障,帮助贫困村编制好旅游发展规划,是贫困村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旅游扶贫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扶贫片区发展成旅游景区,让农特产品成为旅游商品,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5年10月29日发表署名文章《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中出,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正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