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秦妇丹台 刁斗银钩 ——曹学佺笔下的人文影像

来源:本站    添加时间:2012-09-01

一个地方的风景名胜,一旦写入诗作,广为传诵,其优美的意象就会长久地镌刻在读者心底,引发人们持久的喜爱和热切的向往。

古代文人的宦游生涯,往往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各地的山川、风物、历史、人文,与个人遭际、心绪、情感、志趣等每每相互触发,引发内心的一份感动,于是抒写胸臆,化而为诗。曹学佺的《涪州》,就是这样的作品。

曹学佺(1574年-1646年),明末大学者、文学家、剧作家、藏书家,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其才学之高,名列“闽中十才子”之首。曾任四川右参政、四川按察使、广西右参议等职。因所著《野史纪略》得罪大宦官魏忠贤党羽而被囚禁,后削职为民,隐居家乡长达二十年。清兵入关,南下攻陷福州,曹学佺留下“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的绝命联,自缢殉国,史称“忠节”。

曹学佺是林则徐的同乡前辈,其人格学养,素为林则徐所重。在林则徐福州府第“七十二峰楼”的大堂中,曾经悬挂着曹学佺的《贞松图》,彰显出温婉敦和、磊落坦然的君子气象。

曹学佺从万历37年(1609年)起入川任职,万历41年(1613年)被罢职回籍,居蜀时间将近四年。曹学佺的《涪州》一诗,当作于罢官回家经过长寿、涪陵途中。原诗如下:

枳县当三峡,巴梁对两渠。丹台秦妇筑,刁斗汉军书。

李渡牵诗思,涪江咏谪居。溯舟如可入,便问武陵渔。

前四句,描写山川人文之景,后四句,抒发罢官归隐之情。

首联两句,描写涪州地势之险要,形胜之雄奇。枳县,即涪州,包括长寿在内。巴梁,即巴子梁,今名白鹤梁。两渠,当指长江和乌江,盖因水流狭窄,望之如渠。涪州城扼长江三峡之要冲,白鹤梁对长江乌江之汇流,则此地之山川形胜,自然非同寻常。

颔联两句,描写涪州所属长寿县的人文景观。丹台,当指秦始皇为巴寡妇清所筑女怀清台。巴寡妇清因丹砂成名,故以丹台简称女怀清台。秦妇,指巴寡妇清。刁斗,古代军用器具,铜质,有柄,盆行,能容一斗,故名,白天当锅烧饭,夜间击之巡更。汉军书,指汉末张飞在刁斗上书写的银钩草书《刁斗铭》。北宋大观中(1107~ 1110年),邑人曾在黄草峡附近的不语滩前拾得三具镌刻张飞草书的刁斗,遂建桓侯宫(张飞庙)于此。女怀清台,由秦始皇为巴寡妇清而筑,刁斗银钩,乃汉代名将张飞所书,足见长寿历史人文之显赫厚重。

行笔至此,由单纯写景,转而情景交融,重在抒情。

颈联两句,借古人贬谪的史实,抒发罢官还乡的愁绪。李渡,今涪陵李渡镇,相传唐代诗仙李白在此渡江,故名。牵,牵动,引发。

诗思,指诗人谪居异乡的愁思。涪江,乌江。咏,咏叹感慨。谪居,因贬谪而客居。北宋大学者程颐、大诗人黄庭坚都曾贬官谪居于涪陵。

经过李渡而联想到李白,进而联想到李白贬官的经历,于是牵动自己忧谗畏讥的忧思;面对乌江这一贬官流放之地,遥想那些曾经被贬谪的先贤,心中对宦海沉浮不能不感慨万千。

尾联两句,由乌江自然联想到武陵山,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进而抒写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渴求。溯舟,逆流而上,指沿着乌江而上,就可抵达归隐之地武陵源。如可入,一个“如”字,隐藏的内涵是不可入,说明当时环境不容自己遁入世外桃源。便问武陵渔,指问津桃源,捕鱼武陵,过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

“丹台秦妇筑,刁斗汉军书”。这是曹学佺对长寿的精彩描写,为我们留下了四百年前的长寿人文影像,显得弥足珍贵。

曹学佺对四川和重庆自然、历史、人文素有研究,其所作《蜀中广记》,是研究巴蜀史地的扛鼎之作,对长寿历史文化也多有记载,为何却对“丹台秦妇筑,刁斗汉军书”的史实情有独钟呢?

“丹台秦妇筑”,揭示的是养生文化的源远流长;“刁斗汉军书”,折射出长寿乃兵家所必争。看来,养生文化的深厚博大,山水形胜的雄奇险峻,让长寿给曹学佺留下的印象一定太美太深。 

                                                                                                                                                           2012831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