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土资讯

本土资讯

【聚焦梁平旅游发展】修身养心双桂堂

来源:2013-04-02 重庆市梁平县人民政府网    添加时间:2013-04-04

编者按: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旅游造景区”,大力实施“旅游发展突破年”主题活动。加快景区建设,重点打造双桂湖城市综合体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双桂堂旅游景区,着力打造百里竹海天星塘景区,大力开发蟠龙洞景区,积极推进铁门乡大白水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强基础配套,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推动星级农家乐建设,提档升级特色餐饮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改造升级旅游道路,强化品牌营销,实施旅游宣传“八个一”工程,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亿元以上。为展现2013年“旅游发展突破年”的进展,本报将从今日起开设专栏进行跟踪报道,以便让社会各界了解、见证梁平旅游发展变化,为推进一统三化全面小康大提速、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梁新境界而努力奋斗!

 

 

 

 

提起梁平旅游,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双桂堂。双桂堂的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但真正了解双桂堂的人或许并不多。为此,记者经过走访,为你揭开双桂堂的神秘面纱,给你讲述“修身养心”之法。

 

360年历史,因二株桂树而得名

受访者:唐廷利,退休教师,今年72岁。其年轻时就与双桂堂15代方丈妙谈法师关系甚好,多年潜心研究双桂堂,对双桂堂的情况了然于胸。

记者:唐老师,请你介绍一下双桂堂的历史沿革。

唐廷利:公元1652年,反清复明著名将军姚玉麟因敬重破山禅师的高深佛法,四处寻地要出资为他修建一座庙宇,当其发现一个名叫“万竹山”的小庙所在地后,便对破山祖师说:“此地上有老桂二株,俗传古之黉宫(指纪念和祭祀孔子等先贤的祠庙),局面恢弘,可建一大梵刹”。破山禅师看后也十分满意。便于当年腊月初八破土动工,次年腊月初八举行开光典礼。因破山禅师觉得此地为“福国西天”之地,便最初把它取名为福国寺;又因原有老桂花树两株,所以命名为双桂堂;1856年修舍利殿时,挖得金带一条,因此又名“金带寺”;还沿用原小庙名称,故称为万竹山。四个名字中唯双桂堂名延用至今。

双桂堂创建以后,得到清朝历代皇帝的支持,连续不断地修建了200多年。民国时期,双桂堂以宏伟的规模、庄严的殿堂、丰富的藏经、独特的雕塑被列为“蜀中丛林之首”。1980年又对寺院进行了修整,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建筑独特,全国闻名

记者:唐老师,请你谈一下双桂堂的规模与特点。

唐廷利:双桂堂占地140亩,其中海明广场占地28亩,园林占地72亩,寺庙占地40亩,建筑面积五万余平方米。所有殿堂、亭台,都是仿明清宫殿式建筑,造型古朴,工艺精良。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舍利殿等七重大殿,一一平行排列在中轴线上,另有厢房、僧寮等328间,28个天井、海坝点缀其间,虚实相生。廊道宽阔、迂回通幽,巧妙地把整个寺庙连接成宫殿式建筑群。游览全庙,晴可蔽日,雨不湿足,全国罕见。

大雄宝殿是双桂堂最宏伟的建筑,三层宫殿式建筑,底楼有石雕狮、象,中层高悬名人题刻,三楼有龙凤浮雕,屋脊正中是雕花宝顶,连脊通高16米,直插云霄。大殿由52根八棱形石柱支撑,最长约10米,直径约0.67米,重达十余吨。在全凭人力的时代,如何开采、运输和竖立,虽有多名建筑学专家教授前来考察,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庙内还有一尊玉佛,由缅甸白玉雕琢而成,重1.5吨,高1.6米,精美庄严。

记者:唐老师,双桂堂在佛教界影响如何?

唐廷利:双桂堂有两任方丈名气颇大,一是破山禅师(1597~1666),号海明,他是明末清初我国一位著名的佛门巨匠、诗人、书法家,是双桂堂的开山祖师,受法于浙江鄞县天童寺高僧密云禅师门下,世有“小释迦”之称,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佛教传承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一生弘法精进,门徒众多,名标《中国佛教》史册。二是竹禅(1825~1901),清朝著名僧人,双桂堂第十代方丈,曾为双桂堂带回贝叶经、舍利子等珍稀佛教文物。其一生云游大江南北,是晚清闻名遐迩的画坛怪杰,其名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其墓上有联云:“携大笔一支纵横天下,与破山齐名脍炙人间”。

双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以一般的“寺”、“庙”或“山”命名,只因这里系西南禅宗之“大学堂”,“教”出一批方丈与住持。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谓之“西南丛林之首”、“第一禅林”、“宗门巨擘”,因此双桂堂是中国著名佛教禅院,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

 

积德行善,方能修身养心

受访者:释身佼,双桂堂法师,年过七旬。

记者:身佼师,在梁平,有“修身养心双桂堂”之说,你觉得怎样才能达到修身养心之目的。

释身佼:佛教信奉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念佛诵经就是报恩,报国家培养之恩、报父母师长养育教诲之恩,报众生平等互助之恩,劝导人们积德行善。双桂堂庙前福国桥上有幅对联:“上桥名利尽,入寺烦恼空”,所以说寺庙本是清净之地,到了寺庙,能抛弃杂务与杂念,放松心情,放空思想,放下一切,再用心感受“忠、孝、仁、义”四个字,或能达到修身养心之目的。

受访者:周圣禄,退休职工,2009年起长住双桂堂,并协助寺庙做一些服务工作。

记者:周先生,你在双桂堂感觉怎么样?

周圣禄:双桂堂环境好,清静,有一种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感觉,使人清心寡欲,身心得到净化,我的身体、气色也比前几年感觉好得多了。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