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闻网 记者 徐媛
古言云“名山多古刹”,一语道破名山与古刹的关系。名山以旖旎的自然风光取胜,吸引僧侣庙宇落户,古刹则以浓厚的文化积淀见长,为名山增添人文色彩。书法楹联就成了名山古刹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古镇大牌坊,是万寿宝典十里文化长廊的起始点,悬挂于大牌坊上的两副楹联分外醒目。
“千古菩提心,发古道热肠,可言镇不古,休言人心不古;一新长寿景,扬新风正气,且看城常新,还看光景常新。”
走进菩提山文化旅游区,亭台楼阁间楹联书法作品随处可见。它们是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完美的结晶,吸纳了宗教和儒家文化元素,蕴含着长寿地区特有的长寿文化、养生文化,或概括菩提山的秀丽风光和源流渊薮,或警示市民游客人生处世的学问,此间赏联,令人获益匪浅。
从菩提山停车场出来,映入眼帘的便是菩提山东门。只见山门前,静静伫立着一座花岗岩牌坊,牌坊高15.8米、宽25.86米,三门四柱并立,庄严而肃穆。牌坊上匾额、楹联苍劲有力,正中是宴济元题写的“长寿菩提山”五个金色大字,飘逸洒脱,高古隽秀。
牌坊背面,分别写有两副对联。值得一提的是,内侧有一副198字的罕见长联,由菩提寺住持道坚法师撰写。上联,是长寿历史脉络与风景名胜的记录和映衬,一词一个历史故事,一句一处名胜古迹。下联,写菩提达摩长寿弘法的过程及其对长寿禅宗文化的发展影响,一词一串佛家典故,一句一门处世哲学。而遣词造句方面,上下联用词工整,有叙有议,虚实相对,绘声绘色,情景交融,题意中深含禅意,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而对联上的“秀拔苍雄”匾额更是大有来头。这四个字来自长寿籍清朝名将胡超,“秀”言菩提山的气质,“拔”言菩提山的神态,“苍”言菩提山的色彩,“雄”言菩提山的气势。匾额由百岁翁马识途题写,汉隶字体,蚕头雁尾,笔画圆润,端严峥嵘。偌大的一块匾额,文采与书法齐飞,意境共志趣一色,堪称珠联璧合。
古人云诗言志,其实联亦言志。从山脚的菩提广场,到山顶的菩提寺,凡有休憩停驻的轩廊,必有楹联书法与之相配。“启寿在人,快从脚下起步;循因得果,慢向山中寻真。”这是万寿天梯上的第一个文化小品起寿轩的一副楹联。上联,着眼于“起步”二字,阐述登山运动养生长寿的道理。下联,落笔在“寻真”二字,意指长寿之道可以探寻而得。启寿在起步,寿因蕴寿果,此联放在起寿轩再合适不过。再如菩提寨东寨门的“上寿有门,尚寿为径;洪福成道,弘福作梯”。上寿有门有两层含义,一指眼前的东寨门,二指追求高寿需要讲究方法。洪福成道与之相对,一指身后的来路,二指弘福的利人利己作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楹联,既有向全国各地公开征集的楹联书法作品—从楹联700条、书法作品323件中,精挑细选的优秀楹联49条、书法作品20件,也有68件国内书法家的真迹—或出自星云大师等10余位书法大家之手,或来自张继、张荣庆、张高山等国内名家。市民游客在登山锻炼之余,不妨留心一下这些匾额门楹上的文字,感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