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闻网 记者 徐媛
长寿,是国内唯一用“长寿”二字命名的长寿原乡。长期以来,除了神话传说,这里的长寿文化、养生文化却让人看不见,摸不着,难感知。现在,中华长寿宝典通过壁画、浮雕、雕塑等艺术手法,将这一切变为现实,还原了“长寿”本真。
踏入菩提古镇大牌坊,便迈进了长寿宝典的世界。沿着百寿大道往前,牌坊两边的寿星麻姑雕像,“三星赐福”和“童子拜寿”基座砖雕,九十九幅“寿字图”,千寿广场“千寿图”,泰国风情街“寿图浮雕”等目不暇接。这些壁画浮雕,用一系列养生长寿文化符号,如仙鹤、灵芝等具有长寿寓意的动物和植物,对福寿文化的内涵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诠释。
一脚一个寿,一步一幅景,很快便来到了菩提桥。这座长99米的长寿风物萃廊桥,不仅外观古色古香,而且集长寿地区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于一桥。
细细打量,菩提桥确实大有玄机。廊桥下为拱桥,上为廊桥,除了三座仿古风雨亭,最显眼的便是纵贯桥身的六幅六角形的浮雕,依次为仁者得寿,乐寿养寿,福恒寿长,常乐长寿,福寿无极,福寿无边。这组“六角寿字图”不仅每一幅都深谙福寿雅意,且暗合民间“六六大顺”的习俗,可谓大俗大雅。
沿着廊桥往菩提山方向前行,右手边护栏上镌刻着很多小型壁画。只见第一组《长寿原乡》画着:江河奔腾,宛如龙蛇盘踞,群山逶迤,恰似寿字篆体。山水之间,良田广陌,零星房屋,桃李满枝,稼禾葱茏,农人耕作繁忙,长须老翁正和两名垂髫小儿轻声低语……
这一派世外桃源的风光,加上一边“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的注语,很容易便能推断出,壁画讲述的是长寿得名的故事—“汉末,置常安县。唐初,置乐温县。元朝末年,湖北红巾军首领明玉珍,率领大军进入四川,建立大夏国,定都重庆,于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将乐温更名为长寿。”而究其根本,长寿之所以得名,主要还是因为历史上人多高寿,寿星辈出。
《长寿原乡》之后,依次镌刻有8组壁画,包括《女怀清台》、《贵妃荔枝》、《儒宗谯定》、《大儒?渊》、《蒲大韶墨》、《蜀东粮仓》、《贺寿慈禧》、《元勋礼赞》,它们讲述的是长寿古代历史上的名人轶事。与之相对,廊桥另一边刻有《河街记忆》、《阳关天险》、《悬崖天街》、《桃源仙洞》、《林庄学堂》、《长寿三绝》、《川江号子》、《端午龙舟》、《民间乐舞》,反映的则是长寿近代的风土人情。一左一右,一座廊桥便承载了长寿原乡的古今。
值得一提的是,廊桥两边的引桥另有两组八宝壁画。《道家八宝》包括芭蕉扇,葫芦,花篮,荷花,剑,笛子,鱼鼓,玉板,正是福寿八仙的法宝;《佛家八宝》包括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肠,正是佛家的八吉祥、八瑞相。长寿文化与宗教文化相融,旨在护佑人们健康长寿。
穿越了菩提桥,如同穿越长寿的古今,一路逛,一路品,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历史典故、文化元素,化作一路风景,在潜移默化中留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