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寿,菩提山的挺拔雄秀和古刹禅韵几乎尽人皆知。很多年以来,菩提山因位于长寿城区以北十里之地,步行得花半个小时,总是给人一种距离感。然而,随着长寿主城新区的快速北移和交通的日益便捷,菩提山仿佛发生了位移,转眼之间巍然矗立于城市中央,成为长寿的一道城市景观,推窗可见,举目可亲,抬足可游。
菩提山,已经不再遥远。它已经闯入城市,与长寿人的生活相融,让人感觉再熟悉不过了。然而,菩提山却又让人感到陌生。如果要问菩提山是座什么山,很多人也许难以一言以蔽之。
的确,菩提山到底是座什么山,很有必要研究一番,更需要有一个权威的话语系统,否则不足以突显菩提山的魅力特征,特别是在菩提山文化旅游景区快速崛起的当下。
在我看来,菩提山是五山合一之山。也就是说,菩提山的特性,是由五个角色构成的,即风景名山、佛教灵山、军事寨山、风水镇山、神话仙山。
风景名山菩提山
菩提山,于平旷辽阔的原野中突兀而起,山势雄奇,峰峦耸翠,龙脉四开,气象峥嵘,颇具一股傲然挺拔之气。
远远望去,菩提山好像是一道屏障,巍然耸立于长寿城区之中,给城区平添了几分磅礴豪劲,又仿佛是一排屏风,成为长寿城市的一道借景,让城市变得更加古雅恬静。
菩提山位于长寿主城北部新区西侧,由明月山脉的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冲岩向东南行八里,突兀而起,顶峰海拔589米,形势雄奇,气象雄浑,主峰周围则众山罗列,直似儿孙环伺长者,历来是长寿的名山。
菩提山的形态奇异,风景幽美,历代史志多有记载。明朝成化年间的《重庆府志·长寿县》在讲到长寿的山水形胜时这样表述:“岷江菩提,拱挹前后;桃溪凤山,环带左右。”可见,菩提山与长江、凤山、桃花溪,共同构成了长寿的主要山水景观。
菩提山的形态,具有不同寻常的美感。有人说,菩提山像一座大钟,扣在茫茫平野之上,雄踞长寿城郊,风景独秀,气象万千。而菩提山山顶中部凹陷,四面望之,或如仰盂,或如屏,或如髻,
不过,最流行的说法是菩提山像一只蜷曲的巨螺。明朝流寓长寿的广西文人滕之伦曾用“客兴高于鸟,山情曲似螺”的诗句赞美菩提山,说明菩提山形态如螺的特征,至少在明朝就已经广为人知了。
菩提山的绝佳风景,引来了众多文人的登临题咏,从明朝到清末民初,赞美菩提山的诗作数量达20多篇。在长寿众多的山水题咏中,赞美菩提山的诗章数量遥遥领先。
目前已知最早题咏赞颂菩提山的诗人,是500多年前明朝的长寿籍退休进士戴锦。戴锦正德年间在《更菩提寺为晶山寺并序》中评价菩提山“山高势雄,群峰在望”,并因菩提山受日光反照,呈现浑然金身,故更其名为晶山。
戴锦而后,赞美菩提山的诗作史不乏载。特别是清朝名将长寿人胡超的《登菩提山》,用歌行体的形式,对菩提山大加赞赏:“平生具有看山癖,梦里烟霞生咫尺。峰峦未便愚公移,着惯阮家新旧屐。我今载酒登菩提,秀拔苍雄无与齐。呼吸势将通帝座,飞仙可挟天能梯。曾闻蜀西有云栈,穷高极险多幻奇。又闻巫山十二峰,排空森竖玉芙蓉。九嶷太华亦奇异,相较都应失位次。……游遍崎岖不知止,万丈晴岚蒸足底。笑谢山灵踏月还,置身犹在霄汉间。前时五岳皆虚语,从此归来不看山。”在胡超看来,菩提山的“秀拔苍雄”,中国好多名山都不可比拟,登临菩提山后,有一种“从此归来不看山”的感觉。
清末民初长寿人舒兴铨,也用一首歌行体《乱后重登晶山绝顶》表达了对菩提山的最爱:“昔我别香山,浪迹天涯外。今日我归来,青山依旧在。家人指点青山头,萧萧木落暮天秋。兴来再着寻山屐,复向晶山绝顶游。晶山之山忒殊异,突兀如拳矗平地。群山环拱似儿孙,惟有皛山遥相对。当年曾记宿藤萝,佛幡风动响鸣珂。夜半晶山高处望,长天月涌大江波。”
近代长寿文化名人、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总编李鼎禧也对菩提山赞不绝口:“入谷益光景,俯睐多原田。林木含幽姿,庐院炊午烟。鸡犬无喧声,兹境得佳偏。佳偏足怡怿,良不疑丘阿。况复凌绝顶,势欲摩星河。遐缅旷无际,象已万千罗”。
菩提山曾经是一片原始森林,民国时期已砍伐殆尽。曾经的山寨和庙宇也被拆除,解放后建立起菩提山园艺场,成为花果山,果树成荫,花香鸟语,仍为长寿一处胜景。近年,长寿区着力打造菩提山文化旅游景区,昔日古柏蔽日,曲径通幽的菩提山,而今已经香樟满山,柚橘飘香,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一条沥青公路盘旋而上,直达山顶。俯瞰四周,远山如黛,沃野平旷,长江环绕,新城巍峨,一派兴欣向荣,令人心旷神怡。
说菩提山的风景,不可不提及小菩提。菩提山西南约数公里处,有一座高耸的山峦,体量虽不及菩提山庞大,而形状却与菩提山酷似,远远望去,犹如菩提山的缩小版,人们习惯称之为小菩提。小菩提的起名原因,《长寿县志》记载甚详:“小菩岭,县西七里,其状绝类菩提,特小耳。”小菩提山位于长寿区凤城街道小菩提村,海拔500米,与菩提山遥遥相对,形同父子。而今,小菩提四周栽植水果,显得郁郁葱葱。
佛教灵山菩提山
中国历来流行一句古话,叫“自古名山僧占多”,是说名山往往成为寺庙的首选之地。反过来讲,一座山如果建有寺庙,则说明这座山的风景佳异,灵性十足,因而也更有名声。
菩提山显然是“僧占”的佛教灵山。作为佛教圣地,菩提山有两大标志物:一是菩提禅寺;一是菩提圣灯。
菩提禅寺,是长寿重要的佛教胜地,又名金容寺、晶山寺,高踞于菩提山之巅。明代长寿进士戴锦在把菩提山更名为晶山之前,曾于“正德丁卯(公元1507年)春二月游菩提山寺”,可见,菩提山上建立寺庙,距今至少500年以上。而更早的史料显示,宣德年间(1426—1435年),菩提寺曾经重修,则说明菩提寺早已存在。
据记载,当年的菩提寺依山而建,占地60余亩。庙宇坐南面北,西向明月山脉,进西寨门后便是山门。从山门进接引殿,经韦驼殿到玉皇顶,共六重殿宇,石梯900余步,最高处的玉皇顶海拔598米。
步入菩提寺山门后,地面宽阔,合抱大的松柏古树,高插蓝天;寺内有一口方塘,种有菱藕,夏日花叶盈池,分外艳丽,清香四溢,至若雨后放晴,叶上水珠晶莹透亮,随风滚动,有如玉珠落盘,令人神往;池水清澈,戏水游鱼,浮沉可见;池岸植有垂柳多珠,翠绿柳丝,倒映水中,摇曳不定,别饶佳趣,真有“莲出清波,花如人面,云开山岫,月到天心”的感觉。池畔建有凉亭一座,备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品茗奕棋取乐。池左侧植有排列整齐的腊梅数株,傲霜怒放,浓香扑鼻。右侧植有多株红梅,桠枝繁茂,鲜艳如滴。
菩提寺最大的宫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正中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高高盘坐,慈祥可亲,左右两侧有二十八宿,十八罗汉。那罗汉神像或笑容可掬,或沉思默想,或如痴如醉,或似假寐,神态百出,各俱风采。大雄宝殿东配殿是伽蓝殿,正中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祗陀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两侧供奉着十八位伽蓝神。
大雄宝殿西配殿是祖师殿,正中供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他是禅宗理论的输入者。左侧供六祖慧能禅师,他是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右侧供百丈禅师,他法名怀海,在洪洲百丈山创禅院,故称百丈禅师,他是禅宗清规的制定者。
菩提寺最具特色的摸摸佛。他五官端正,慈眉善目,浑身光滑细腻。相传乡人如有疾病,即用手抚摩该佛像相应部分即愈,颇得香客亲热喜爱。另一尊既不像人,也不类鬼的四肢全无的尊神,名曰“骗天老祖”。只要久不下雨,四邻民众便集队到庙里,前呼后拥将神像抬出游行,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祈求苍天恩赐甘霖。
菩提寺最高的是玉皇殿,又称“凌霄宫”或“玉皇观”。门上联云:“升入此门通帝阙;极居其所即天枢。”这玉皇大帝本是道教信仰的主神,而在菩提寺修筑玉皇殿,可见当时佛教与道教融合的趋势。
菩提寺曾经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训诫僧侣。据有关专家考证,菩提山在明清时期曾经是僧侣训诫之地。那些违背佛门清规戒律的弟子,被集中到菩提山接受训诫,训诫合格后,才可重返寺庙。由此看来,菩提寺在巴渝地区佛教寺庙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菩提寺的最大亮点,无疑是菩提圣灯。众所周知,菩提圣灯是长寿八景中的第一景,有“菩提山前灯一盏,照得北观起烟霞”的盛况。
当年为什么要建立菩提圣灯,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佛教的教理,灯是佛法的象征,燃灯能够积累功德。那么,菩提圣灯的建立与菩提山作为僧侣训诫场所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固然,现在没有材料能够对这个问题做出直接回答,但是,这种可能性应当是存在的。现在,菩提圣灯的文化旅游价值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因为,纵观全国佛教寺庙,还没有哪一个寺庙有如此独具特点的佛灯。可见,菩提圣灯,不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大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军事寨山菩提山
菩提山对于长寿而言,曾经长期是十分险要的军事寨堡,担负着保卫县城平安的特殊功能。
长寿县城自明朝初年从灌滩寺的乐温旧县城搬迁到后来的长寿县城时,县衙并没有设在城内,而是设在唐朝永安县城的旧址,即今天的河街。由于“濒临大江,旧无城郭”,这样的地形,从军事上看易攻难守,存在很大的隐患。正如清朝嘉庆时的重庆知府江苏状元石韫玉在《长寿新城记》中记述的,“嘉庆三年冬,贼氛入境,公私廨舍,一时俱烬,积粟毁于高廪,罪人逸于圜扉,邑人流亡,妇子无归。”
菩提山战略地位之受到重视,已经由来已久。明朝初期,长寿曾经分设二十四里,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其中之一就是菩提里。可见,由于菩提山地势之险固,很早就是基层政治中心。清代在菩提山上构筑寨堡,起名菩提寨,正是菩提山基层政治中心的延续。
菩提寨,是建立在菩提山上的一个重要寨堡。说其重要,是因为菩提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很强大的守卫功能,而且是离长寿主城最近的寨堡,堪称长寿首寨。据光绪元年《长寿县志》记载,有清一代,长寿全县寨堡总共108个,而居其首者,就是菩提寨。
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四川、湖北、陕西相继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起义军所到之处,攻城掠地,闹得人心惶惶。于是,清政府下令,各地建立地方武装,依山凭险,修筑寨堡,抵御白莲教。从此,整个川楚陕之地,几乎有山之处皆有寨堡,呈现出“悬崖碉寨满”的景观。
所谓寨堡,是清代巴蜀地区流行甚广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实际是清朝兴办团练(地方武装)时所建的据点。清代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载:“自塞堡之议行,民尽倚险結寨,平原之中亦挖濠作堡,牲畜粮米尽皆收藏其中。探有贼信,民归寨堡,凭险拒守。”
长寿的山寨大多修建于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菩提寨至少也在嘉庆年间建成,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菩提寨的寨墙沿山顶悬岩,用巨大石条砌就,寨开东西两门,寨墙异常坚固险要,易守难攻。虽没有长寿湖安顺寨、双龙的长寿寨面积宽,然菩提山独立平坝,高矗近海拔600米,四周宽阔,数十平方公里外才有山峦,这都是其它山寨无法比的。
菩提寨的坚固,是因为集中了当时县衙的力量兴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达州青号义军徐添德率军至长寿,二十三日自号义军首领王三槐率军攻破位于河街的县城“公署”,民居殆尽,县令逃遁。嘉庆五年(公元1801)五月,因长寿县“富者半避”于菩提寨上,故白莲教农民军兴兵攻打菩提寨,但却连攻“三日不下”,后经晏家过西山而去。七月,白莲教义军再次兴兵攻打菩提寨,仍“复攻未果”。白莲教义军两次攻打菩提山寨,历经数日不下,均因寨堡坚固,未果而去。此时的菩提寨,成了县衙大老爷和役吏们,或者说城内绅士们的避难之所。可见,菩提寨绝非一两处乡民所为,而是动员了县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坚固绝非其它山寨可比。
清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0年),农民起义军周绍涌率部攻打位于城内的长寿县城不下,败退后沿途攻打菩提、桃源、罗围诸寨,均遭击溃,最后只好向涪州退去。
除了主峰,菩提山周边山峦也是军事要地。民国初年,小菩提山曾是长寿地方武装南团的驻地。民国十五年(公元1936年),因“兵团之战”失败,南团才从此小菩提山撤出。
风水镇山菩提山
从风水上考察,发现菩提山乃长寿的镇山。
这里所说的风水,是指具有科学元素、实用性极强、影响面极广的中国传统建筑环境文化。传统的风水学,是古人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对自然环境的结构布局对人类身心所产生的微妙关系的经验总结。风水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灵魂是天人合一,目标是以人为本。通俗地讲,风水,研究的是大自然能量圈与人的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活环境中,与自然关系密切的是气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圈等能量圈。
从大自然能量圈对人类的影响看,可以断言,长寿是风水上佳之地。长寿之所以叫长寿,是因为这里很久以来“人多寿考”。从气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大自然能量圈来看,长寿无疑是空气、土壤、水质、食物等自然资源的风水宝地。
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长寿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菩提山,毫无疑问是长寿的镇山,而且是一座以佛教禅宗文化为特色、集深厚人文底蕴与雄伟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镇山。
历代《长寿县志》均载,长寿的山川形胜特点为“前临岷江 ,后倚菩提”。倚者,靠也,说明菩提山就是靠山。有靠山,能够让人产生安全感。看来,菩提山确是一个让人精神感到安稳的地方。历代《长寿县志》也特别强调菩提山是长寿的镇山。镇,本义为以金属之物对某一物体施加重压,引申为稳重、安定之义。可见,镇山,就是如镇之山,也就是具有镇定作用、能够保障一方安定的主山。
镇山概念,起源于古人的大山崇拜。在古人看来,万物都有灵性,于是山有山神,水有水神。人类早期具有崇拜上天的意识,而山是离上天距离最近的地方,于是对天的崇拜变成了对山的敬仰。万物有灵的信仰,对上天与高山的向往,与儒释道文化相互渗透交融,于是山就有了文化的灵魂,特别是被赋予了一种保佑人间万物的功能,进而衍生出镇山的概念,镇山就成为保护一方的山神,成为一个地区的主山。
传统的镇山概念,对于当今的长寿而言,似乎失去了存在的历史条件。但是,对于长寿而言,菩提山却是一座天作之合的镇山,是大自然对长寿的特别恩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味。因为,有了近在咫尺的菩提山,长寿城区会增加几分地缘上的安全感,功能上的完整感,文化上的厚重感,审美上的愉悦感。
长寿人对菩提山风水之重视,早已成为传统。长寿民间更有这样的谚语:“菩提山,八只脚,四只伸来四只缩。亮出伸的,直指八颗;埋到缩的,像只田螺。”这个谚语,是从风水角度总结出来的。八只脚,是说菩提山有四大龙脉四小龙脉,即四大四小的八个山脊,其中最佳的龙脉就是凤脉。凤脉从接引殿向南,经高嘴岩、徐家坪、北观凤脊、铜鼓凤颈直赴沙洲大江,凤头在城,凤尾在菩提山,凤尾随菩提山凌空而起舞,古人曾在此龙脉上立了好几处牌坊,以显示菩提山风水之胜。
神话仙山菩提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古到今,不管有多高多大,只要一座山有了神话传说,这山就显得格外有灵性。巫山,昆仑,蓬莱仙山,就是这样的典型。
长寿多山,但神话很少,而菩提山却是个例外。
关于菩提山的得名,至今找不到确切的解释,于是产生了菩提山产生的神话传说。相传,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挑着担子路过长寿,时值正午,于是放下担子,在黄桷树下摇扇歇息,双手一挥,结果那付担子变成了三座山:扁担就变成了黄草山,两个箩篼就分别变成了菩提山和皛山。为了纪念达摩老祖,遂起了菩提山的名字。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有历史依据,但菩提山的得名,显然与佛教的禅宗有关。
历代相传,菩提山上有三宝:金蜘蛛、金马儿、金鸭子。
菩提圣灯的灯台上,曾经有一只巨大的金蜘蛛。菩提圣灯点起来以后,寺僧每天掺油而昼夜燃烧不熄。后来油燃得越来越多,每年点一二千斤油都显得不够,人们感到奇怪,却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发现有一只蜘蛛爬进灯台内,菜油被蜘蛛偷吃了,蜘蛛偷吃灯油后,变成了浑身发红色亮光的金色蜘蛛,白天发亮,在阳光照射下光芒四射,晚上灯点燃后,显得更亮。关于金蜘蛛的最后结局,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蜘蛛成精后,除了偷吃灯中的油外,还爬到灯杆上,张开大嘴,吸吃着山下周围人家的油,被灶君王告到玉皇那里,玉皇便派雷公电母,在一个夏天的中午放电轰击杀了蜘蛛精。另一种说法是,有一外国洋人到此游览朝圣,发现了此“金蜘蛛”的奥秘,以为是宝,便乘人不备将“金蜘蛛”盗走。从此,“菩提圣灯”熄灭了,人们再了见不到“菩提山上灯一盏”的奇观了。
菩提山西侧寨门下,有“五马石”传说遗址。悬崖上的石头造型,很像五匹金马,其中最大的一匹金马有30米高。据说,五匹大石马肚中有五匹小金马。从五匹大石马取出五匹小金马,有钥匙,妖精要钥匙,管钥匙的神仙不给,妖精便砸破石马肚皮,取出来的是五根棒棒,象棰衣棒。传说五匹金马晚上下山吃庄稼。后来五马球石被开来修了山下的水塘堤,如今已难见全貌了。
菩提山上有金鸭子的传说,更是神奇。菩提山从接引殿到玉皇顶有大殿六重,其中第三殿佛塔边有个卷洞,洞中有水,庙上和尚、佃客在洞中挑水吃,天旱不干,原来是卷洞通过暗河一直通往长江边的王家滩,与长江相连。据说有个叫宗元的和尚,住持菩提寺时,曾将三个鸭子放进洞中,结果这三只鸭子穿过暗河,游到了长江边的王家滩,从长江边钻了出来。这段美丽的佳话,体现了居住在山上的人们对水的渴望,因为菩提山高出地面,孤峰独峙,解决水源始终是个大问题。
传说虽然离奇甚至荒诞,但却是现实的折射。菩提山远离尘嚣,几近仙境,人们容易纵情放飞想象力,传出这样的故事,乃情理中事。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