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山与达摩的渊源

菩提山与达摩的渊源

菩提山与达摩的渊源

菩提山的改扩建项目,将菩提山定位为菩提达摩道场,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时代的创新。这个定位,对于丰富菩提山的历史底蕴,提升菩提山的文化地位,突显菩提山的旅游特色,乃至扩大整个菩提山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早有达摩道场

菩提达摩是印度禅宗二十八代祖师,更是中国最大佛教宗派禅宗的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所谓道场,是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原指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灵山为如来道场,鸡足山为迦叶道场,梵净山为弥勒道场等。这里的道场,并非是说这些高僧大德曾经传道于此,而是说此地以传播某一个高僧大德的法脉为特色。

说到达摩道场,其实国内已经有好几处。广州华林禅寺是菩提达摩第一道场,也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道场,因为,这里曾经是菩提达摩从南印度登陆中国时的传道场所。南京定山寺是菩提达摩第二道场,被认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因为,这里是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之后的首个驻锡之地。嵩山少林寺是菩提达摩第三道场,被誉为中国禅宗祖庭,因为,菩提达摩曾经在此面壁九年,终悟大道,并传道于禅宗二祖慧可。

菩提山定位为菩提达摩道场,并非是说菩提山一定是菩提达摩曾经传道之地,而应该理解为菩提山是传播菩提达摩之道的场所。

只是,很多人对这个定位有疑虑:国内已有的三个菩提道场,都有历史记载,而菩提山定位为菩提达摩道场,到底有没有历史依据呢?

菩提山的悠久历史

对于这个疑虑,不妨用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表达方式做出回答:无即是有,说有就有。其实,菩提山定位为达摩道场,并非全无依据。

虽然,菩提山何时开始命名,现在已经难以确考,但菩提山在长寿有悠久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已知最早的《长寿县志》,是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的《重庆府志·长寿卷》,该书的长寿地图标明有菩提山,且当时长寿县的二十四个乡里中有“菩提里”。书中记载“菩提山,在县北十五里,上有菩提寺基”;又载“菩提寺,在县北十五里,宣德初僧智德重修”。这两个记载说明,菩提寺在成化时已经遭到破坏,只剩寺基;此前的宣德年间(1426—1435年),曾由智德禅师主持重修,既然是重修,说明菩提寺早已存在。

从逻辑关系看,应该是先有菩提寺,再有菩提山。至于菩提寺在长寿何时开始修建,目前尚无相关史料记载,但从有关背景分析,最晚在宋元,甚至可以上推到唐朝。宋元时期,重庆地区的寺庙已经随处可见,重庆的罗汉寺,长寿的定慧寺,就是宋代建成的。菩提寺既然明初重建,说明宋元时期肯定是很有名的寺庙了。唐朝佛风盛行,巴蜀地区尤炽。隋朝,成都宝光寺的前身大石寺就已经建成,晚唐唐僖宗至此才改名宝光寺。四川乐山五通桥有一座菩提寺,建成时间比乐山大佛早50年,大约在公元755年之前,因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重庆合川的二佛寺,唐僖宗曾经避难于此,寺庙的佛像均为石雕,时间和大足石刻相仿(唐、五代、两宋)。潼南大佛寺创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从唐朝巴蜀地区寺庙兴建普及和佛像雕塑大兴的情况看,长寿的菩提寺建成于唐朝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菩提山的达摩法脉

菩提山与中国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到底有何渊源关系,这是长寿人非常关注的问题。当前,菩提山定位为菩提达摩道场,这个问题更是引人关注。

其实,这种关注,并非始于今日,而是由来已久。据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山川》载:“菩提山,治北十里,相传菩提至此,故名。上有菩提寺,为县镇山。”这里的菩提,显然是菩提达摩的略称,因为中国的高僧大德,以菩提为号之最著名者,就是菩提达摩。这个记载,是想说明菩提山命名的原因,是菩提达摩曾经来过这里。但是,这个说法显然没有历史证据,因此表述为“相传”,显得比较客观。

从历史上考察,菩提山与菩提达摩的法脉渊源是非常确定的。只是,这种渊源关系的直接程度如何,到底有多深,现在还不可妄下结论。

南京作家霍然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佛道天归》,以中国宗教发展史实为依据,用小说的形式再现了中国佛教道教的历史长卷。该书第十四章讲述了“僧副拜师,达摩入蜀”的故事,强调所谓“达摩西归”的传说,说的就是菩提达摩入蜀传道十多年的史实。在霍然先生看来,菩提达摩曾经进入巴蜀地区传播禅宗。

僧副与巴蜀禅风

当然,菩提达摩入蜀传教的说法,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证明。不过,副僧进入巴蜀传教,却是铁定的事实。菩提山与菩提达摩的法脉渊源,很可能正是通过副僧巴蜀传教建立起来的。

唐朝初年的道宣《续高僧传·释副僧传》,对僧副传播禅宗于巴蜀的史实做了确切的记载。

僧副是山西太原祁县人,俗姓王,从小聪明过人,好学深思,性好定静,乡里称奇。僧副长大以后,常到外面云游,随身携带干粮,到处寻访名师,抱定主意,不见名师,宁可不拜,不见真佛,决不烧香,结果到了三十岁上,尚未拜师。公元494年,僧副经过高僧佛陀跋陀罗的指点,长途跋涉,到嵩山五乳峰上的“达摩洞”中见到了菩提达摩,这才知道菩提达摩是王子的身份,又是“一乘宗”(印度禅宗)的二十八世尊,于是下决心出家为僧,拜菩提达摩为师,真正是应了“佛渡有缘人”的禅语。 僧副跟随菩提达摩在嵩山修炼了四年后,史称得菩提达摩的血,一说得菩提达摩的皮,总之是学到了菩提达摩的禅法。

公元498年,菩提达摩让僧副南下江南传道讲佛。僧副南下江南之后,住在南朝都城建康的钟山定林下寺,一年四季,除了三衣六物(袈裟大衣、内衣、下衣裤子、饭钵、打坐草垫、水囊)之外,其它一无所有。他的品行为南朝梁武帝所感动,为此梁武帝专门请僧副独居“开善寺”方便清修。但僧副每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乃有心岷岭,观彼峨眉”,很想到巴蜀地区传教。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夏,梁武帝萧衍派自己的侄儿西昌侯萧渊藻赴蜀地益州(今四川成都)任刺史,统领整个巴蜀地区。趁西昌侯萧渊藻赴蜀地益州任刺史之机,僧副便随同到了巴蜀地区传教,“虽途经九折,无忘三念。又以少好经籍,执卷缄默,动移晨晷,遂使庸蜀禅法,自此大行”。这里的庸,指的是古代庸国所在区域,即今天的巴渝地区,庸蜀合称,指的自然是巴蜀地区了。由此可见,僧副是菩提达摩禅宗入蜀的第一人,而且从“遂使庸蜀禅法,自此大行”的记述看,僧副的传法,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对巴蜀禅宗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长寿居天下之中,长江横贯境内,历来是东西交通枢纽,也是巴蜀与吴楚两大文化区的交流大通道。僧副从南京远赴巴蜀地区传法,长寿是必经之道。因此,长寿很早就通过僧副而受到菩提达摩禅法的影响,是太自然不过的事了。

菩提山与菩提达摩的法脉渊源,大致可以推断,因为僧副溯江入蜀,让长寿成为受菩提达摩禅法影响最早的地区之一。菩提山,就是在这样的禅风氛围之中应运而生的。既然如此,将菩提山定位为菩提达摩的道场,可谓良有以也。

2013年9月19日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