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菩提

当前位置:首页 > 何为菩提

何为菩提

何为菩提

说起菩提山、菩提寺、菩提圣灯,长寿人可谓耳熟能详。但如果要问“菩提”是什么,包孕了哪些内涵,恐怕好多人一时半会都答不上来。

言佛教,必称菩提。在中国佛教典籍中,菩提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对于佛教人士而言,菩提的义蕴自然了然于心,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菩提为何物,似乎总有几分玄奥难明。

菩提的本义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简单地讲,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

菩提这个词汇,并非是佛教的专利。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最大的宗教婆罗门教就已经有菩提的理念。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是典型的婆罗门教徒,曾经通读吠陀经典并深受其影响,他所创立的佛教,实际上大量继承了婆罗门教的文化元素,菩提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

菩提,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出现的,之前汉语里面没有这个词汇。由于Bodhi的内涵,汉译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对译,因而采取了音译的办法,用菩提二字音译。后来又尝试着用汉字意译,曾经汉译为“道”,含义是“通”,开通的通,后来觉得译为道不够确切,改译为“觉”,就是觉悟的觉。

其实,只要了解菩提一词在汉译过程中的变化,就能对其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十六国时期从西域来到后秦的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鸠摩罗什在汉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时,花了六十多万字的篇幅对佛教典籍中涉及的全部关键名词都给出了详细、深入浅出的解释,这就是是《大智度论》,是佛经入门必读经典。书中解释:“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意思说,菩提是至高无上的大智慧。鸠摩罗什汉译《注维摩经》则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意思说,菩提是修成大彻大悟的真智慧。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说:“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说明菩提是佛学的最高境界。

可见,菩提就是觉悟,是断绝世间烦恼的大智慧,是实现大彻大悟的真智慧,是达成超凡脱俗的最高境界。

菩提与烦恼

关于菩提的义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理解,最为识解真切,直截了当,通俗易懂地揭示了菩提的奥旨,让人一目了然。

据《六祖坛经·付嘱品》记载,慧能大师圆寂前,曾召集众弟子说法,向大家传播“道贯一切经法”的三十六对法,即三十六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三十六对法中,有“自性起用十九对”,具体内容包括“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

其中,“烦恼与菩提对”,对于我们理解菩提的真谛,显得十分重要。烦恼,是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唐朝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中国佛教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叫“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这个观点,意在强调菩提与烦恼可以互相转化。佛门认为“烦恼与菩提,皆是一心,本无自生。”说明是因为心动的缘故,而产生了菩提或者烦恼的感觉。烦恼,是不觉之念。菩提,是智觉之照。烦恼是染觉的一念,菩提是净觉的一念,两者何尝异。佛教的观念里,最主要的烦恼,是贪、嗔、痴“三毒”。解决烦恼的办法,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慧能大师说得更明白:“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心里老是执著于物,必然烦恼;如果懂得放下,必至菩提。佛门流行的观点认为:烦恼轻,智慧长。根除烦恼而生智慧,智慧生则能转烦恼为菩提。简而言之,从菩提与烦恼的关系考察,菩提就是根除烦恼后的极度快乐境界。

菩提即涅槃

菩提与涅槃之间,有何义蕴上的联系,似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要了解菩提的内涵,不妨从菩提与涅槃义蕴联系上去探究。

涅槃一词,梵文作Nirvana,来自古印度,其原始的语义为“被吹灭”或“被熄灭”。在古印度的传统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则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奥义书》就已经在使用了。释迦牟尼成佛后,对涅槃一词有了新的定位和诠释。

在中国,涅槃作为佛教用语,指的是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意义,亦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经过一些过程以后会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处于一种永恒状态。

从汉译佛经中涅槃一词语义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对涅槃含义的不同理解。有的译作灭,是断绝生死因果之义。有的译作灭度,就是灭生死的因果,渡生死的瀑流,也就是超越因果生死。有的译作寂灭,寂指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指生死之大患得到消除。有的译作不生,指的是生死之苦果不再发生。有的译作无为,指的是无惑业因缘之造作。有的译作安乐,指的是身心的安稳快乐。有的译作解脱,指的是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有的译作圆寂,指的是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后称僧尼死为圆寂,不过是引申其义而已。

涅槃与菩提,在语义上实有相通之处。《涅槃经》说得好:“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涅槃的核心语义,就是消除世间烦恼,进入圆寂之境,这与菩提的大彻大悟,极度快乐不是含义相通么。其实,

菩提是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一个人修炼达到了涅槃的程度,就是菩提。可见,涅槃是菩提的标志,菩提是涅槃的内核,涅槃与菩提,是二而一、一而二的统一关系。

菩提乃佛教之魂

菩提与佛教,看似两个名词,实为一个东西。

佛教是信仰释迦牟尼的宗教。佛,佛陀,释迦牟尼,指的是一个人。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释迦牟尼的代称。佛,是人而超于人,是因为修炼而成为智慧觉悟达到最高境界的圣人;菩提,则是释迦牟尼修炼的内容、过程、行为和最终境界。

菩提是是修炼成佛的过程、行为和最终达成的大彻大悟的境界,也叫涅盘,这是佛教的理论基础和思路灵魂。佛教,不过关于如何达成菩提的修行学说。

菩提是佛教的灵魂和核心,是佛教赖以存在的根本理念。佛教的理论体系,主要即在说明菩提的内容,以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佛陀、释迦牟尼,就是获得了菩提的觉悟者。

从语义学上讲,菩提与佛陀(一译勃陀,简称佛)音近义通。菩提梵文为Bodhi,佛陀梵文为buddha。两个词汇的梵文词根,语素是相同的。由于汉语古无轻唇音(唇齿音),故佛(fo)在早期汉语里必念勃(bo)。佛陀之陀,相当于英文动词加上or或者er而成为名词的译音,表示做某事的人,类似如老师teacher、工人worker等。

菩提的原始词性是动词,后来名词化。菩提,就是智慧觉悟的修行,即达成智慧觉悟的修行过程。菩提是佛陀的内核,佛陀就是菩提的修行者,就是实现菩提、达到菩提境界的人。

如果用印度的佛学与中国的儒学作比较,那么,以释迦牟尼为崇拜对象的佛学,就相当于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的儒学,佛教中的菩提精髓,就相当于儒学的内圣外王主张,简而言之,修证菩提是佛教的立教宗旨,内圣外王是儒学的根本目的。

菩提,是佛教的灵魂。是根除烦恼的修炼之道,是超凡脱俗的极乐世界,是身心安乐的涅槃之境,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佛学,从本质意义上讲,实可称为菩提之学。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