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长寿的学术渊源
李永明
中国的思想文化,素以儒学为正宗,先后经历了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两次高潮。先秦儒学,必奉孔子为鼻祖;宋明理学,当尊朱熹为顶峰。蔡尚思先生曾经赋诗赞扬:“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可见,朱熹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地位之显赫。
长寿,地处巴渝腹心,横跨长江南北,文明起源甚早,却并非儒学发达之邦。宋朝以前,已知长寿籍名人只有战国后期的巴寡妇清,是富甲天下的商业圣母,但并无文化之长。宋朝,长寿的文化突然峰回路转,相继诞生了谯定、㬊渊两位儒学大师,前者对朱熹理学有孕育之功,后者对朱熹理学有传承之助,并对长寿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谯定与㬊渊的籍贯
涪陵北岩书院,自南宋开始即祭祀程颐、尹焞、黄庭坚、谯定、㬊渊,并修有五贤祠。五贤之中,程颐、尹焞、黄庭坚都是外地谪蜀文化名人,而谯定、㬊渊则是当地学者。
当今关于谯定、㬊渊的文章,都说他们是宋代涪州人,或者涪陵人,并注明是今重庆市涪陵区人。这个说法,应该说是有依据的。谯定曾经“自号涪陵居士”;[1]南宋学者王质撰有《涪陵谯先生祠记》。[2]㬊渊,号莲荡,莲荡乃宋代涪陵的一个地名,南宋学者度正《权夔宪举㬊亚夫遗逸奏状》称其为“涪州布衣”。因此,历代《涪州志》、《涪陵志》,也都记载谯定、㬊渊为涪州人或者涪陵人。
不过,涪州或称涪陵,唐宋以来是一直是州名,管辖涪陵、武隆、南川、长寿等县。谯定、㬊渊到底是涪州哪个县的人,一般史书缺乏记载。明朝成化(1465--1487年)《重庆府志·长寿卷》载,谯定、㬊渊皆为长寿名人。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载:“长寿自宋熙宁迄元,归并涪州,故人物多载涪陵古志。今考名儒如谯定、㬊渊、贾长卿辈,所居属境内者方为编入,非因小邑荒陋,借材于楚也。”可见,谯定、㬊渊,均为长寿人,长寿史籍早有明载。
然而,谯定、㬊渊到底是长寿哪个地方的人,却一直不为常人所知,至今谬说流传。其实,谯定的籍贯,史书上早有明确记载。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一涪州条载:
皇朝谯定,字天发,乐温县玉溪人。深于易,自号涪陵居士。伊川鲁直相继谪居于涪,闻其名,未之识,遂率伊川往访之,从此深加敬仰。
元人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四之谯定条载:
谯先生,名定,字天授,涪州乐温县玉溪人。
乐温,即长寿的旧名,唐初置,沿用到宋元。玉溪,就是今长寿区西山之外、与重庆渝北区、四川邻水县毗邻的洪湖镇、万顺镇地界,长寿习惯上称大洪湖。
以上二处对于谯定籍贯的记载,当为信史,并可从其它史籍中得到验证。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山川类载:“玉溪,治西七十里,即谯定、㬊渊二先生讲学处”。光绪元年《长寿县志》载:“县西七十里㬊子山下,前临玉溪,宋儒谯定、㬊渊讲学于此,今有祠。一云,即渊宅故址。”既然,谯定籍贯在玉溪里,㬊渊旧宅故址也在玉溪里,说明谯定、㬊渊原来是同出一里的老乡。明末曹学佺《蜀中广纪》卷十八载:“玉溪里,在县西八里,宋贤谯定天发,㬊渊亚夫所居也。谯学于伊川,㬊学于考亭。” 此处言玉溪里在县西八里,有误。但说玉溪里乃谯定、㬊渊所居,却是准确的。
今长寿大洪湖一带,有众多遗存,可以看成是谯定、㬊渊故里的重要证据。
位于长寿区万顺镇四重村曹家岩组王东庵湾附近的燕子山,即㬊子山,是谯定、㬊渊在老家附近的讲学之处。光绪元年《长寿县志》载:“㬊子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山以宋儒㬊亚夫得名,地近邻水界。”光绪元年的长寿治图,特别标明㬊子山就在玉溪里。㬊子山下有个李家大湾,原名㬊子山下湾,据《长寿㬊子山李氏族谱》记载,这是长寿李氏祖先之一李济川明末从湖广入川后,因仰慕谯定、㬊渊而选定的李家祖屋。
不久前,㬊子山出土两块已经残缺的石碑。一块残碑保留着“一日至”,“召为崇政”,“窭甚一中”,“山蜀人指”等字样,这显然是《宋史·谯定传》的文字。另一块石碑上面保留着清晰的“㬊”字,说明与㬊渊有关。
在㬊子山下的王东庵湾,发现了一尊卧牛石雕,雕像憨态十足,栩栩如生,牛背上雕刻着层次分明的莲花宝座。这尊卧牛石雕,当与谯定有关。谯定曾经写过一篇牧牛图诗,共分9章,每章都以牛喻道,反映了谯定的理学宗旨。
明末长寿籍学者李开先撰有《㬊子山碑记》,文中记述谯定、㬊渊修身之地有“洗垢池”。[3]在㬊子山西约一公里山上,有个地方叫金家坪,属于万顺镇的白鹤村,这里就是洗垢池的所在地。至今,在一个名叫洗马大田的水塘石壁上,依然保留着“上古洗垢”四个苍劲古雅的大字,而周边地带就叫“洗垢池”。
二、谯定对朱熹的沾溉
谯定,字天授,一作天发,号达微,自号涪陵居士,人称涪陵先生,又称谯夫子,宋代涪州乐温玉溪人。生活在北宋后期与南宋初期之间,生卒年不可确考。仅从黄山谷谪涪期间专程拜访而“深加敬仰”看,断非等闲之辈。
谯定自幼学佛,又从南平(今重庆市南川、綦江一带)郭曩氏和易学大师邵雍学《易》[4],后往河南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宋哲宗绍圣年间(1098—1100年),程颐贬谪涪州,谯定随师同往,住在涪州长江北岸的北岩研读《易经》,协助程颐完成了易学研究之集大成著作《周易程氏传》。宋钦宗靖康初年(1126年),经吕好问推荐,召为崇政殿说书,不就。宋高宗即位,经许翰推荐,高宗诏赴维扬(今江苏扬州)拜通直郎。因金兵入侵,维扬失守,谯定亦未到职赴任。转而回到老家研究理学,传道授业。
谯定的学术,最擅长者是易学。易学,向来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学者往往择其一端而修之,很难有象数与义理兼长者。谯定问学于郭曩氏和邵雍,已得象数派的真传。初学佛典,汲取义理之长,又两次从游程颐,“获闻精义,造诣愈至”,又得义理派的妙谛。显然,在众多理学家中,谯定是罕见的象数与义理兼长的理学大师。
谯定在当时具有很大学术影响。其嫡传弟子,著名的有刘勉之、胡宪、张浚、冯时行、张行成等人。再传弟子中,朱熹、吕祖谦、张栻,人称东南三贤,分别开创闽学、金华学派和主讲岳麓书院,皆为宋代理学大宗师。三传、四传、五传弟子如陆游、王质、㬊渊、度正、李舜臣、李心传、李道传、李性传、阳枋、阳岊、高斯德、史蒙卿等,更是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三传高足、朱熹私淑弟子魏了翁,开创鹤山学派,为南宋晚期的重要理学学派。《宋元学案》收录100个学案,谯定门人及其传承弟子涉及学案多达35个,占三分之一强,涉及学者二百人以上,足见谯定确为一代理学大宗师。难怪,清代学者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称赞谯定“固程门一大宗也”。
谯定是程朱理学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由于北方沦陷,宋室南渡,理学中心从北方转到南方,并达到顶峰。而谯定正是宋代理学中心从北方转向南方,从二程洛学发展到朱子闽学的枢纽人物。
谯定对朱熹的学术影响,主要是通过谯定的两大弟子,亦即朱熹的两大恩师胡宪和刘勉之实现的。
清初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曾说:“朱子师有四”。[5]朱熹早年的启蒙教育,主要是由父亲朱松完成的。朱松病逝时,朱熹年甫十四,学业未成,故临终时谆谆告诫朱熹:“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6]朱松要求朱熹“汝往父事之”的,分别是胡宪、刘勉之、刘子翚(huī)三位大儒。胡宪(1085—1162年),是三位老师中年龄最长者,“熹自谓从三君子游,而事籍溪先生为久”。[7]刘勉之(1091—1149年),是朱熹的老师和岳父,史载“熹之得道,自勉之始”。[8]刘子翚(1101—1147年),邃于《周易》,待朱熹如子侄,成为朱熹的义父。
朱熹最后一位老师李侗(1093—1163年),教授朱熹十年,为答朱熹所问,给朱熹写了24封信,朱熹将之汇集成《延平答问》,对朱熹哲学的成熟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朱熹的四位老师,都传承程颐、程颢之学,只是传承的路径有二:
一条路径是经刘子翚上承胡安国,经李侗上承罗从彦,再上承程颐、程颢的嫡传弟子杨时、谢良佐、游酢,按照这个路径,朱熹为程颐、程颢的四传弟子。
另外一条路径,是经胡宪、刘勉之上承程颐嫡传弟子谯定,按照这个路径,则朱熹为程颐、程颢的三传弟子。
第一条路径,由于程颢曾经对“程门立雪”的杨时有“吾道南矣”的期待,且杨时同时又受教于程颐,因而往往被看作是二程学术的正脉。第二条路径,由于谯定擅长易学,并协助程颐在涪州完成《周易程氏传》,而《周易》居六经之首,也是理学的核心,因而被看作朱熹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源头。
《宋史·谯定传》载:“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而冯时行、张行成则得定之余意者也”。可见,胡宪、刘勉之,是谯定易学的主要传承人。
那么,胡宪、刘勉之又是如何学易于谯定的呢?
《宋史·胡宪传》载:
绍兴(当作绍圣)中,以乡贡入太学。会伊洛学有禁,宪独阴与刘勉之诵习其说。既而学《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喟然叹曰:“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
《宋史·刘勉之传》则载:
逾冠,以乡举诣太学。时蔡京用事,禁止毋得挟元佑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勉之求得其书,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潜抄而默诵之。谯定至京师,勉之闻其从程颐游,邃《易》学,遂师事之。
这两段史料,记载了胡宪、刘勉之向谯定学易的时代背景和求学过程。而谯定对两位弟子也精心指导,使他们最终成为易学的正宗传人。
程颐曾经讲:“易学在蜀”,而谯定正是宋代四川易学的集大成者。这正是胡宪、刘勉之不得不从学谯定,朱熹不得不师法谯定的原因所在。尽管朱熹晚年对谯定的学易方法,颇有微词,甚至不满,但并不影响朱熹吸纳谯定易学的合理成分。从师承系统上看,朱熹确系谯定的再传弟子。朱熹易学既重视义理,又吸收象数,就与谯定学风相近,这正是来自谯定易学的影响。朱熹对谯定的另一弟子冯时行十分崇拜,恨不能一见请益;而对冯时行的弟子,四川井研学者李舜臣《易本传》(佚)有所吸取,从中亦可反映出朱熹与谯定之间的学术渊源。
三、㬊渊对朱熹的师承
经过两条路径的传承,朱熹全面继承了程颐、程颢的洛学而发扬光大,最终发展为更具影响力的闽学,成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宋代理学发展过程中,四川的蜀学异常活跃,出现了与程朱之学相互融合的趋势。南渡以后,一些川籍学者,追慕朱熹学术,东出夔峡,不远万里,直接师从朱熹,学成之后又将程朱理学带回四川传播,㬊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㬊渊(—1250年),字亚夫,号莲荡,南宋涪州乐温 (今重庆市长寿区)人,是理学大师谯定的同乡和三传弟子,更是史学大家李焘(1115-1184年)和理学大师朱熹的嫡传弟子,是享誉巴蜀的理学家、教育家。
㬊渊逝世于宋理宗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而其生年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其少年时从李焘游学、中年开始从朱熹游学(1193年)的情况看,㬊渊至少应该出生于1163年之前,其享年理应在九十岁左右。
㬊渊平生好《易》,对于“古今易学靡不研究”。[9]㬊渊“万里往考亭而师”[10]朱熹,起因是听说朱熹易学“深得羲、文、周、孔之奥”[11]。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时朱熹始筑室于建阳之考亭,㬊渊于本年夏天从朱熹游学于闽北建阳三桂里考亭之竹林精舍。朱熹于绍熙四年冬十二月,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曾讲学于长沙岳麓书院,㬊渊也随同前往,侍学左右,前后“越三年,尽得其说以归”。[12]㬊渊与朱熹于宋宁宗庆元元年(ll95年)在长沙分手,直到五年后朱熹逝世,两人再未曾见面。
㬊渊是朱熹晚年最为得意的弟子,正如其同门好友度正说:“熹之门人众矣,惟渊从之为最久,闻其言为最详,记其说为最备,故其得之为最精。”[13]度正还称,㬊渊中年往建宁“从故侍读朱熹,熹亦爱之,留之门使与诸孙校书”,[14]可见朱熹对㬊渊是十分喜爱的。
朱熹对㬊渊的爱重,从朱熹《晦庵集》、《朱子语类》记录的朱熹与门人的答疑对话中,可以轻而易举找到很多例证。特别是宋宁宗庆元元年(ll95年) 㬊渊归家后,虽然远隔千里,朱熹仍一如既往地一再过问、指导他的学业,勉励其读书问学、进德自爱,关怀之意,期望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朱熹《晦庵集》,至今保留着朱熹晚年写给㬊渊的三封信。
第一封信是㬊渊回川一年后,托人转交㬊渊的,重点是鼓励㬊渊修学进德:
奉别逾年,思念不置。然一向不闻问,不知何时到家,州举得失复如何也。亚夫别后,进学如何,向见意气颇多激昻,而心志未甚凝定,此须更于日用之间益加持敬工夫。地远不能多谈,唯千万进徳,自爱而已。[15]
第二封信是㬊渊回川三年后,托门人度正带给㬊渊的,既谈别后思念之至,也谈道德学问修养:
长沙之别,忽忽累年,都不闻动静,深以为念。度周卿来,略知还家已久,不审比日为况定何如,徳门尊少,计各平安,家居为学,所进复如何也。相望之远,会面无期,唯以慨叹耳。[16]
第三封信是朱熹逝世前一年写的,除极诉思念之切外,反复强调的依然是修德进学:
熹衰朽疾病,更无无疾痛之日,明年便七十矣。眼中朋友,未见有十分可望者,不知亚夫比来所进如何。去年度周卿归,尝托致意,不知曾相见否。无由会面,千万进学自爱,以慰千里相望之怀。[17]
这三封书信,反映出朱熹对㬊渊情感之深,寄望之重。以朱熹名满天下、仰慕者众的学术地位,对晚辈弟子如此用情殷殷,实在是非常难得,由此可见㬊渊在朱熹心目中的分量确实非同寻常。
㬊渊在返回涪陵的当年,就参加了举试。“适遭权臣以朱熹之学为伪而抑绝之,故虽文理优长而有司不敢取。及朝廷清明,崇尚其学,而渊已衰老,不复从事于科举矣。” [18]因此,㬊渊尽管“禀刚健之资,负盖世之志”,[19]特立独行,力学不缀,终是一介布衣,老于岩穴。
仕途不通的㬊渊,学问却大放异彩。经过长达三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勤学清修,㬊渊终于“问《易》考亭,得《易》涪乡,见知闻知,融明寸方”,[20]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易》学思想。而后,㬊渊出任堂长于涪陵北岩书院,传道授业二十八载,直至宋理宗淳佑十年(1250年)去世,最终促成了朱熹学说在四川的传播,即所谓闽学入蜀。此时的北岩书院,依白鹿书院规制而建,学风鼎盛,人才济济,与著名的东湖、濂溪、象山等书院并闻于朝野,过往达官显宦、名流学者无不频来瞻吊,可谓盛极一时。
㬊渊的门人,有合州巴川(今重庆市铜梁县)“二阳”——阳枋、阳岊(jié)。阳枋早年师从朱熹门人度正,后由度正引荐,赴涪陵北岩书院从㬊渊学《易》,收获良多。㬊渊逝世后,又绍师遗德,以古稀高龄主讲北岩书院,门人弟子甚众,人称大阳先生。枋族侄阳岊,字存瑞,与阳枋为㬊渊同门弟子,着有《存瑞易说》(今佚),人称小阳先生。“二阳”易说,下传宋元之际的理学名家、宁波人史蒙卿,再传至程端礼、程端学兄弟,发展为浙东理学的静清学派。
四、宋代儒学对长寿的影响
从朱熹与长寿的学术渊源看,始而因谯定而受惠于长寿,终而因㬊渊而施惠于长寿,这种学术上的传承关系,在长寿与朱熹之间建立起了一条特殊的文化纽带。
朱熹与长寿的学术渊源,还有一个重要例证,那就是长寿定慧寺“天风海涛”的匾额。
定慧寺,位于长寿城区河街之青龙岭,高耸于长江边的悬崖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朝洪武年间重修牌坊,明末张献忠入川时遭到毁坏,清朝康熙七年(1667年)重建,至今遗址犹存。长寿的风景名胜,历来有八景之说。至少从明朝初年开始,长寿八景之中就有“定慧晓钟”一景,后人有“定慧鸣钟响万里”的诗句广为流传。
据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记载,这“天风海涛”的匾额,乃是考亭朱子的墨迹。考亭朱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熹。由于有朱熹的墨宝,定慧寺历来是长寿读书人“习仪朝贺之所”,几乎成了一个文化圣地。固然,朱熹一生没有到过长寿,但是,长寿与朱熹却有着很深的关系,这主要是由朱熹与长寿籍学者谯定、㬊渊之间的学术渊源决定的。
㬊渊离世三十余年后,长寿诞生了一位经史学者和文章大家贾元。贾元,字长卿,号易岩,重庆府涪州乐昌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是元朝巴蜀地区最有影响的经史学者和文章大家。生活时代大约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至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283—1363年)。
贾元因经史淹贯,文章称雄,素为人所敬慕,然不入仕宦,清贫高雅,终于布衣。最早记载贾元事迹的是明朝杨慎(升庵)的《蜀中人物记》:
贾长卿,名元,号易岩。淹贯经史,以文章名。凡使蜀还者,士大夫相访,必首问:得贾长卿文字否?其为人所敬慕如此。
杨慎在《全蜀艺文志》中还明确记载,贾元“号易岩,长寿人。易曰:元者,善之长也,其取字号以此”。后来的《蜀中广记》、《四川通志》、《同治重修涪州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康熙《长寿县志》等书,均明确记载贾元为长寿人。
淹贯经史,是贾元的学术功底;以文章名,是贾元的最大成就。难怪当朝权贵凡是使蜀还京,士大夫相访必首问“得贾长卿文字否”,可见他的文名早已震动京城,人们无不把他的文章视为珍宝。
贾元留传至今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涪陵学宫碑亭记》,也称《文庙御碑亭记》,至正十三年(1353年)涪陵文庙新建碑亭落成时,奉郡守僧嘉闾之命而作。另外一篇《涂山古碑记》,至正十五年(1355年)费着任重庆路总管时,涂山禹庙重修,贾元受费着之请而作。文章针对“禹娶涂山”之说“涂山”究竟何在的争议,得出巴郡涂山为禹娶涂山氏之所的结论,考证精详,论据充分,颇具说服力。此文堪称有元一代的文章精品,历来受到文选家重视,已经收入近年出版的《重庆读本》。
贾元还是名重当时的书法家,书学苏(轼)体,温雅有法,名盛一时。涪陵北岩“观澜阁”(取自朱熹诗句“每向狂澜观不足”)匾额和《文庙御碑亭记》,是其遗墨,笔法苍古,韶秀俊逸。
贾元有个得意门生,名叫冉聪,是长寿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进士,也是有元一代长寿唯一的进士。以文学称,元至正六年(1346年)撰有《金盘山龙洞记》,著录于历代《长寿县志》。
明清两朝,长寿举业发达,人才辈出,成为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据民国三十三年《长寿县志》记载,明清540余年间,长寿文科进士总共52名,占全国文科进士总数51444人的1.01‰,平均每10.46年就出一位进士。其中明朝进士在当时的四川省115个州县卫中排名第十,在重庆21个州县卫中排名第四,在渝东地区州县卫中排名第一。清朝进士在当时的四川省排名第七,在重庆排名第三,在渝东地区排名第二,先后诞生了张兰清(雍正)、韩鼎晋(乾隆)、李莒(嘉庆)、汪叙畴(同治)、华宗智(光绪)五个翰林。不仅如此,一些文化家族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科考大户。在明清两朝的长寿进士中,李姓进士达11人,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强,远远多于他姓。有的家庭兄弟皆中进士,如嘉庆道光年间的李郁然、李彬然兄弟,同治年间的汪叙畴、汪范畴兄弟。
这些长寿走出的进士,有的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迹。聂贤,是明朝三朝元老,历任工部、刑部、户部三部尚书。李彬然,曾任道光年间成都锦江书院、重庆东川书院山长。汪叙畴最有影响的事情,是主持慈禧太后40寿辰庆典和60寿辰庆典。李滋然,著名经学家,又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恩师。张宾吾,曾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四川文史馆馆长。
宋代以来的文化崛起与传承发展,对近现代长寿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末废除科举后,长寿新式教育蓬勃发展。1905年,凤山书院废止,林庄学堂创办。知县唐我圻亲笔题写楹联:“世方求异等茂才,为吾道任干城,岂图柔史刚经,多能鄙事;我自愧不学无术,与诸生开石室,应有干家栋国,共济时艰。”并题赠“百年树人”的横匾。此后,林庄学堂作为长寿地区的最高学府,成为长寿教育的一面旗帜,并见证了近现代长寿的历史。1911年11月18日该校教师廖树勋带领学生武装起义,建立了辛亥革命后重庆第一个独立政权,这一天也成为重庆独立纪念日。1925年8月,李一鄂以林庄学堂为据点,秘密成立中共长寿(临时)党组织(有称临时党支部),成为重庆市最早的中共党组织。
各种优秀人才在近当代的集中涌现,是长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重要标志。李寿民,即还珠楼主,是近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宗师和京剧剧作家,是中国现代罕见的高产作家,也是重庆作品数量最多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陈铭德,著名报业家,新民报系的创始人。杨公托,著名美术教育家,重庆美术专科学校创始人。傅润华家族(傅志清、傅天正、傅起凤、徐秋、傅腾龙、傅琰东等),是中国现当代最大的魔术艺术家族。雷平,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其在《抓壮丁》中的三嫂子形象,受到观众好评。雷雨声,著名音乐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作曲者。孙经信,著名歌唱家,音乐芭蕾舞剧《白毛女》的首唱。彭光钦,一级教授,著名植物学家,被誉为中国橡胶之父。孙仲山,近代著名实业家、金融家,大中银行的创立者。雷尧阶,长寿沙田柚之父,对长寿沙田柚产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总之,谯定、㬊渊的诞生及其成就在儒学史上的重大影响,特别是他们与朱熹理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标志着长寿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潮的到来。从此,作为蜀中名县,长寿文风日炽,人才辈出,开始在中国文化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2013年10月26日
参考文献:
[1] 祝穆,《方舆胜览》[M]卷61涪州,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王质,《雪山集》[M]卷7,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民国三十三年《长寿县志》[M],重庆图书馆藏本。
[4] 《宋史》[M]卷387,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M]卷39,中华书局,1996.12。
[6] 朱熹,《晦庵集》[M]卷90,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8] 《宋史》[M]卷459,清文渊四库全书阁本。
[9] [10] [11] [12][19]阳枋,《字溪集》[M]卷8,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14][18]度正,《性善堂稿》[M]卷5,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16][17] 朱熹,《晦庵集》[M]卷63,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 阳枋,《字溪集》[M]卷9,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朱熹与长寿的学术渊源》内容提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朱熹与长寿的学术渊源,从而对宋代以来长寿的文化发展历程,做出轮廓式描述。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儒学领袖。长寿位居西南,儒学起步较晚,直到两宋之际开始,谯定、㬊渊等儒学大师相继出现,才终于迎来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潮。谯定是象数与义理兼长的易学大师,是宋代理学从二程洛学到朱熹闽学的关键人物,对程朱理学的最后形成有重大继承传播之功。㬊渊是朱熹晚年的高足,在朱门众多弟子中从游最久、闻言最详、记述最备、得之最精,晚年主讲涪州北岩书院,成为理学涪州学派的中坚。本文认为,以朱熹与长寿学者学术互动为特征的长寿史上第一次文化高潮,极大地促进了长寿儒学的发展,对长寿在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长久影响。
(作者李永明,重庆航美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州路132号7栋8—4号;联系方式:1398316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