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山与胡雪岩
冰茧
国内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这句流行语把胡雪岩与曾国藩相提并论,大大提升了胡雪岩的声名和影响。
胡雪岩(1823—1885年),名光墉,徽州绩溪人。幼时家贫,放牛为生,14岁入杭州钱庄学徒,擢为跑街。26岁结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挪借钱庄银票伍佰两白银,帮王有龄补实官位,被老板开除。王有龄任浙江粮台总办,念其恩,资其财,办阜康钱庄,遂成杭府之巨富。37岁时,王有龄升浙江巡抚,钱庄分号扩充达二十处。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胡氏购运军火、粮食接济清军。年底,杭州城破,王有龄殉职,胡氏顿失依靠。1862年,投奔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备受倚重,遂管理赈抚局事务,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胡氏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殓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获得胡大善人的称号。1866年,协助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成就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1872年,出面举债,供应左宗棠西征新疆军费。1877年,帮助左宗棠创建“兰州织呢总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官办轻工企业。1878年,成立“胡庆余堂”药号。1881年,向英商渣打银行借外债助左宗棠西征新疆,被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从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时年58岁。1882年,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企图垄断茧丝贸易,却引起外商联合抵制。1883年,被迫贱卖茧丝,损失白银1000万两,开始周转不灵,故抽调阜康钱庄大笔资金应对,引发银庄挤兑,其后各地银号倒闭,终于破产,不得不遣散姬妾仆人。1885年,因在代表清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时获取回扣,向朝廷多报利息,最后东窗事发,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抄家。逮捕令到达杭州的前一天,胡氏呼子孙曰:“勿近白虎,语毕而逝,”终年62岁。
孙仲山由商而官,由官而商,亦官亦商,卓有建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顶商人胡雪岩。从某种程度上讲,孙仲山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胡雪岩。然而,两相比较,孙仲山与胡雪岩虽诸端相似,却多有过之。
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看,孙仲山所处的社会环境要复杂得多。孙仲山经历了清朝灭亡、北洋政府更替、国民政府垮台三次改朝换代和日本入侵的民族大灾难,胡雪岩经历的主要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国内乱局。
从两人所处的商业环境看,孙仲山远不及胡雪岩。孙仲山生长于中国西南的一个小山村,商业文化素来落后。胡雪岩生长于徽商故里,商人辈出,在国内工商界影响很大。
从两人成功的处女作看,孙仲山靠本领起家,胡雪岩靠关系取胜。
孙仲山的首次成功,是在天津打开机制面粉销路;胡雪岩的首次成功,是因为官商合力兴办钱庄。
从两人功名的涉及范围看,孙仲山理财为主、经商次之,胡雪岩经商为主、理财次之。孙仲山理财,乃理国家之财;胡雪岩理财,是理地方之财。孙仲山办赈捐,时间、范围,均大大超过胡雪岩。胡雪岩是大商人,却不是大理财家。
从两人从事慈善公益看,亦自有高下之分。孙仲山大量动用个人财产,胡雪岩大量动用公共财富,一个是内心慈悲的表现,一个是个人职位的责任。
从两人社交的建立模式看,孙仲山以德才显著而受知于人,胡雪岩以金钱开路而获人报偿。天津经商、直顺赈捐、江南救灾、北洋理财,孙仲山都因长于经济而受到重用。胡雪岩支持王有龄补实官位,挪借的是钱庄老板的银票,是一种不顾道德的主动巴结行为。
从两人结交的社会层级看,孙仲山明显高于胡雪岩。孙仲山受到清廷中枢、北洋政府众多高层的赏识,且始受知于袁世凯。胡雪岩主要受知于左宗堂、王有龄二人,仅停留在督抚层次。
从两人获得的最高官职看,孙仲山明显高于且早于胡雪岩。孙仲山1908年32岁时获授二品道员衔,且从七品到二品只耗时三年。胡雪岩1881年58岁时才获得三品布政使衔,官帽可带从二品红色顶戴。
从两人经商的职业道德看,孙仲山注重人格,胡雪岩屡有污点。
孙仲山长期为国理财,得其应得之合法收入,不闻有贪腐行为。胡雪岩始而挪借钱庄巨款权钱交易,继而虚报利息收受贿赂,最终受到革职查处。
从两人子女的成长情况看,孙仲山明显优于胡雪岩。孙仲山崇德堂家族人才辈出,有的成就卓著,除不从政外,各界皆有。胡雪岩子女相对沉寂潦倒,事业没有多大成就,既无从政者,亦无经商者。
虽然,孙仲山与胡雪岩各有优劣,但统而观之,孙仲山相较胡雪岩,实有多项明显的胜出。只是,胡雪岩传播广,影响大,被人树为中国商人的楷模而大加神化。平心而论,孙仲山一生的德行,有很多值得总结学习之处。如果,对孙仲山的事迹再做深入的挖掘梳理,就会发现,孙仲山的闪光点,会大大超越胡雪岩。
2014年3月3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