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楼主的故乡文脉

还珠楼主的故乡文脉

还珠楼主的故乡文脉

还珠楼主的故乡文脉

李永明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环珠楼主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师;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环珠楼主是一座傲视群峦的奇峰。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从长寿走出的环珠楼主,被视为民国武侠小说诸家中神一样的人物,凭借想象奇诡、气势闳放、文字优美的奇幻仙侠巨著,“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震撼了中国的武侠小说界,成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武侠小说大宗师。不仅如此,还珠楼主还善诗词,工书画,长书启,玩京剧,会武功,精美食,先后投身军旅,涉足政界,兼及媒体,以多才多艺的大杂家而闻名海内外,尤其在京剧改编上,曾与多位京剧大师深度合作,多有创获,贡献卓著,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论作品数量之多,读者之众,影响之大,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够和还珠楼主比肩而立,更不要说出乎其右了。

还珠楼主终其一生,就是一个“奇”字。他的少年奇才,他的创作奇迹,他的传奇人生,一“奇”贯之,成为一道奇绝的文化景观。

环珠楼主十八岁离家,其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故乡长寿度过的。对于生他养他的故乡,环珠楼主始终怀着浓浓的情愫。环珠楼主原名李善基,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902年4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城内凤岭街李家祠堂(今长寿实验一小)。离开家乡后,主要活动于京津沪,在天津成名以后,改名李寿民,取“长寿县中一小民”之意,饱含着对家乡的无限眷念之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还珠楼主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顶多只是个高中学历,且读书过程似乎也不够规范,其作为武侠小说大宗师的人文气质和知识功底,很大程度上是成长的家庭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奠定的。简而言之,长寿的山水人文,对成就还珠楼主的“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还珠楼主的作品中,时常可见作者对个人自信的流露往往与对故乡和家族的自信联系在一起。

《征轮侠影》第二章有这样一段描述:

只没料到老弟文质彬彬,明是世家子弟,却有这等身手,举重若轻,文武兼资,真令人可敬呢。

那周元苏本是湖北孝感县的望族富家。父名光甫,乃前清光绪戊子(888年)科举人,以名孝廉服官江南诸省,品学兼优,性情慷慨,交游遍于东南,从不把金钱放在眼下。乃兄益甫,是光绪癸酉(1883年)拔贡,报捐浙江知县,有循能之名,当时称为浙省州县中第一等人才,历任繁剧,曾经三任乌程等肥缺,可是花起钱来比光甫还要豪纵。

周氏簪缨世族,尤其益甫、光甫这一房,有好几代俱是单传,在本族中最称富有,单是稻田就有好几百顷,果园山地尚不在内。

《蜀山剑侠传》第十五回又有这样一段自述:

原来云姑的父亲,便是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峨眉派的领袖剑仙之一。那齐家本是四川重庆府长寿县的望族。这长寿县中,有一口长寿井,井泉非常甘冽。县中因得当地民风淳厚,享高年的人居多。于是便附会在这口井上,说是这县名也由井而生。事出附会,倒也无可查考。齐家本是当地大家,文人武士辈出,在明朝中叶,为极盛时代。漱溟在阖族中算是最小的一房,世代单传。他父母直到晚年才生漱溟,小时便有异禀,所以愈加得着双亲的钟爱。漱溟不但天性聪明,学富五车,而且臂力过人,有兼人之勇,从小就爱朱家、郭解之为人。每遇奇才异能之士,不惜倾心披胆,以相结纳。川湘一带,小孟尝之名,几乎妇孺皆知。他到十九岁上,双亲便相继去世。

还珠楼主的“奇”,是从童年时代开始的。还珠楼主出生时,是一个圆滚滚、肉孜孜、达九斤之重的胖小子,其父断言:“这龟儿子将来必定才智横溢,大有作为。”还珠楼主三岁开始读书习字,五岁便会吟诗作文,七岁时能挥洒自如写丈许大对。九岁那年,作了一篇《“一”字论》,洋洋五千言,备述“一”的用途、用法,显露出峥嵘之才,一时在长寿传为美谈。当时长寿县的县令沈兆翔还派人特制了一块“神童”匾,敲锣打鼓地送到李家祠堂来庆贺。可见,童年时代的还珠楼主,已经奇迹初现,显得不同凡响。

还珠楼主的“奇”,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其父李光乾,字元甫,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戊子科举人。1910—1920年间曾任江苏巡抚重庆云阳人程德全的衙门文案、丹阳县奔牛镇厘捐局长、江苏六合县知事。其母周家懿,是出生于成都一个仕宦家庭的独生女儿,从小聪明伶俐,颇具学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来得。还珠楼主的父母,一个长寿人,一个成都人,他们的结合应当与还珠楼主的祖父李培本有关,因李培本游宦外地,长期居住在成都,与还珠楼主的外祖父家,当属门当户对。很久以来,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虽然同属一个四川省,但文化差异却很大。川东尚武,川西重文,仿佛有中国的北方和江南之分。还珠楼主从个人性情到知识结构,可以说集中了川东与川西的优点,具有文武兼备的气质特征,这不能不说与他继承父母的血脉和文脉有关。

还珠楼主的“奇”,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还珠楼主少承庭训,受到的教育既讲究方法又近乎严苛。其父李光乾,曾经游宦各地,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弃官去职,返回故里,以教私塾为业。说是私塾,却又与众不同。他的教学方法注重体味,强调笔耕,所教诗书,不但要求背得滚瓜烂熟,牢记在心,而且要求心领神会,口述手写,让童年的还珠楼主打下了扎实的旧学功底。还珠楼主的母亲周家懿则不然,她对还珠楼主的生活起居、读书学习几乎全面苛求。还在还珠楼主呀呀学语时,周家懿就开始惩罚性教育,稍不如意,非打即骂。拿背书来说吧,规定就很严厉,站背不成跪背,跪背不成杖背(用竹板或棍于边打边背)。幸好还珠楼主体魄强健,天资聪慧,读书既能专心致志,做事也肯吃苦耐劳,母亲的“家法”很少落到他的身上。正是在母亲的苛求之下,还珠楼主磨砺了意志,增强了毅力,养成了做事做到底的良好习惯。这对于他日后在艰苦环境中奋斗、成长,在一生的笔墨耕耘中完成巨大的写作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还珠楼主的“奇”,离不开家族文脉的潜移默化。中国古代的世家大族,特别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子女的教育,致力于培养经邦济世之才。长寿李氏的家训,特别强调读书,认为饱读读书,则“取科第如拾芥”,于是“父以是传之子,子以是传之孙”,因而“人人奋厉,日日潜修,以故科名迭出,极盛一时”。明清两朝,长寿进士总共52名,李家独占11名,远远高于他姓。历代长寿县志中,康熙、道光、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均由李家编纂,足见李家学问之好。还珠楼主就生长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官宦之家,自然受到家学传统的影响。据长寿《李氏族谱》记载,还珠楼主的祖先李文质,来源于湖北麻城,明初入川,定居长寿,以教授为业,是长寿李氏入川之始祖。六世祖李秀春,明朝嘉靖乙酉举人,官至山西监察御史,曾因抗疏权臣严嵩而名震都下。九世祖李开先,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被当时的四川总督李国英尊为“东川文献”,备受礼遇,是四川五十位文化名人之一,所著《长寿八景诗》,被历代《长寿县志》收录,至今广为流传。十六世祖即还珠楼主曾祖父李彬然,字彦林,号荫圃,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顺天乡试举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进士,钦点刑部山西司主事,勅授奉直大夫,从五品,曾任成都锦江书院(四川大学前身)、重庆东川书院山长。还珠楼主的祖父李培本,一直在成都做官,住宅在盐道街,例赠修职郎。还珠楼主的伯父李光益,字吉甫,光绪癸酉拔贡,有循能之名,曾任浙江乌程知县,与其弟李光乾同授文林郎,正七品。还珠楼主在李家祠堂的旧居,名叫忠恕堂,堂前有一口洗墨池,这一堂一池,正是李氏家族崇尚儒学、文风炽盛的标志。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因为祖父逝世,还珠楼主所在的大家庭分家,忠恕堂和洗墨池也作为家产,分给了还珠楼主。这样的家学氛围,无疑对还珠楼主的学养,会有极大促进作用。

还珠楼主的“奇”,受赐于长寿的灵异山水。长寿多山,城郭依山而建。县城所在地叫凤山,因为山形如同奋翼冲天的凤凰,故名。还珠楼主的老家李家祠堂,就在凤山之巅的凤岭街上,一个小圆门进去,通往正屋的小径两旁,满是繁盛的林木花草,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从凤山之巅远望,东有黄草山之雄,西有明月山之险,南有五堡山之秀,朝夕相处,人的胸襟自然会受到山的陶冶。主城附近有一座气象雄阔的菩提山,如一座巨钟反扣在平野之上,山上庙宇巍峨,香火旺盛,山顶燃放一只如炬的大灯,彻夜长明,光盈天地,远近皆见,有菩提圣灯之称。长寿多水,长江横贯境内,绕城蜿蜒而东,与黄草山相遇,形成险若夔门的黄草峡。境内还有2湖、3河、13 溪和众多水库,与长江一起,形成发达的水系。就在还珠楼主家附近的凤山脚下,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峡谷三洞沟,桃花溪波光闪动,两崖绝壁,怪石嶙峋,飞泉喷珠,林木葱茏,有桃源仙洞的美称。晚清时候的著名政治家陶澍,曾经对长寿的山水大为赞叹,挥笔写下了“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的精彩诗句。还珠楼主小说中有大量山水景观的精彩描写,不能不说与童年时代故乡山水的启发有关。

还珠楼主的“奇”,深受故乡历史文化的熏陶。古代巴蜀地区,一直是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人才辈出之地。北纬30度线从长寿腹心横穿而过,东经110度线离长寿近在咫尺,长寿处在天下之中的神秘交叉点附近,因而文明起源甚早,至少七千多年前就有土著居民生息繁衍,后来成为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长寿号称中国长寿原乡,曾经先后名叫常安、永安、乐温、乐昌等名字,元末明初因为“人多寿考”的缘故而改名长寿至今。长寿曾经是中国养生文化从蒙昧走向科学的演化中心,秦朝后期诞生了巴寡妇清这样一位杰出的养生医药大师。长寿是中国程朱理学的传承枢纽,由长寿人创立的涪州学派,在国家危亡之际传承文脉,培养了一大批儒学大家,极大地推动了程朱理学由程颐、程颢到朱熹的转化发展。长寿曾经涌现了很多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如宋代儒学宗师谯定、㬊渊,制墨大师蒲大韶;元代文学家贾元;明代三朝元老聂贤、兵部尚书陈新甲;清朝工部侍郎韩鼎晋、陕甘提督胡超、云南学政汪叙畴、经学大师李滋然等。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诗人范成大、晁公溯,明代诗人李斆(音xiào)、曹学佺等,曾经留下了赞美长寿的精美诗篇。

还珠楼主的“奇”,还受到清末民初长寿重教风气的影响。清末光绪年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特别是张之洞,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主改革学制,提倡废科学,罢书院,兴新学。当时长寿的知县叫唐我圻,张之洞是唐我圻的亲姑父,唐我圻深受张之洞的影响,故对长寿创办新学,显得特别积极。经过四年筹备,长寿的新式学堂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取名“长寿高等学堂”,人称“林庄学堂”,后来发展成长寿中学。知县唐我圻亲笔为林庄学堂落成题写了对联:“世方求异等茂才,为吾道任干城,岂图柔史刚经,多能鄙事;我自愧不学无术,与诸生开石室,应有幹家栋国,共济时艰”。横匾为“百年树人”。现代著名报人陈铭德、表演大师周空空、外交家孔庆宗等,都曾经就读于林庄学堂。后来的知县沈兆翔也一如既往重视教育,因而才有为九岁的还珠楼主制送“神童”匾额的开明之举。长寿当年重视教育的气氛,对年幼的还珠楼主,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长寿,是还珠楼主的文脉之渊。尽管,还珠楼主的成就源于多种因素,但是,作为生命的起点和人格学识的奠基之地,长寿对他的影响无疑是最为重要和持久的。我们在赞叹还珠楼主的奇迹之时,怎能忘记赐给了他雄奇胸襟、神幻智慧和无限能量的故乡长寿呢!

还珠楼主是个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故乡,一直是他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不管成功还是挫折,不管辉煌还是暗淡,久违故里的还珠楼主,对远在长江之滨的这座凤城,对高居凤山之巅的李家祠堂,始终有着难以忘怀的温馨记忆。据还珠楼主子女回忆,还珠楼主临终前,抚床感叹:“看来,长寿是再也回不去了!”

“相思徒抱千回意,契阔曾无一纸书”。读着还珠楼主如此愁肠百结、缠绵悱恻的芳菲诗句,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心之感,总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沦陷,身居天津的还珠楼主曾经携带家眷回到李家祠堂暂住。然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浪迹天涯,乡关万里,还珠楼主难以抑制的故乡之情、故园之爱,最终化作了饱含深情的名字:李寿民。

2013年4月一稿

2013年11月二稿

留言簿